胡士彦挽词二首

胡士彦挽词二首朗读

晚进违前辈,平生阙异闻。
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善学家传业,英词世不群。
固应讥尚白,官序见扬云。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胡士彦挽词二首译文及注释

《胡士彦挽词二首》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传达了对逝去的胡士彦的怀念和对他的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晚进违前辈,
平生阙异闻。
吾犹识此老,
天岂丧斯文。

译文:
我晚来的,无法与前辈们共享知识,
平日里错过了很多珍贵的听闻。
但我仍然能够了解这位老人,
难道上天会失去这样的文化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胡士彦的怀念和对他才华和学识的赞美。作者自称"晚进",意味着他与胡士彦相比来说是晚辈,错过了与胡士彦交流学习的机会。作者对胡士彦的才华和学识表示钦佩,认为胡士彦的离世是对文化的一种损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胡士彦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前辈文化的敬重和对学识的渴望。作者自称"晚进",意味着他对自己晚来的遗憾和对学习的追求。他认为胡士彦是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前辈,他的离世对于文化来说是一种损失。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过去辈辈们的尊重和对学识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第二首:

善学家传业,
英词世不群。
固应讥尚白,
官序见扬云。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传承了前辈的事业,
他们的才华在世间独树一帜。
虽然有人嘲笑他们追求纯白,
但他们的声望却在官场上飘扬如云。

诗意:
这首诗继续表达了作者对学习和传承的重视,以及对那些在世间出类拔萃的人的赞美。作者认为善于学习的人继承了前辈的事业,他们的才华与众不同,与世俗的普通之辈有所不同。尽管有人嘲笑他们追求纯洁无瑕,但他们的声望在官场上却如云一般飘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善学家的赞美,强调了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性,并对那些具有独特才华的人表示敬佩。作者认为善于学习的人能够继承前辈的事业,他们的才华使他们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尽管有人嘲笑他们追求纯洁无瑕,但他们在官场上的声望却如云一般高涨。整首诗以赞美的口吻,传递了作者对学识和才华的崇敬,并呼吁人们重视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性。

胡士彦挽词二首读音参考

hú shì yàn wǎn cí èr shǒu
胡士彦挽词二首

wǎn jìn wéi qián bèi, píng shēng quē yì wén.
晚进违前辈,平生阙异闻。
wú yóu shí cǐ lǎo, tiān qǐ sàng sī wén.
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shàn xué jiā chuán yè, yīng cí shì bù qún.
善学家传业,英词世不群。
gù yīng jī shàng bái, guān xù jiàn yáng yún.
固应讥尚白,官序见扬云。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诗文推荐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重重叠叠。娜娜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东风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官样初黄过闰九。鲜妍时更宜寒。挽回人意不成阑。香罗堆叶密,芳意著心单。过与後房歌舞手,轻盈喜色生颜。堕钗拥髻与垂鬟。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余。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姑射仙姿不畏寒,谢家风格鄙铅丹。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