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牛头山

上牛头山朗读

马首多经历,牛头到未尝。
平川成岌页,诸刹寄微茫。
像设尊千古,香灯走四方。
来陪僧粥饭,此愿几时偿。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上牛头山译文及注释

《上牛头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流谦。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上牛头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追求永恒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马首多经历,牛头到未尝。
平川成岌页,诸刹寄微茫。
像设尊千古,香灯走四方。
来陪僧粥饭,此愿几时偿。

诗意:
这首诗词以牛头山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登山的经历,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追求永恒的思考。作者在山上看到了许多马头像,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光阴的流逝。而牛头山则代表了人生中未曾经历的险阻和困难。作者眺望平川,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疑问,对佛教的弥陀信仰也在其中寄托。他认为佛像被供奉了千百年,承载着人们的虔诚和希望,而香灯则在四方传递着人们对佛教信仰的敬仰。最后,作者表达了来到牛头山陪伴僧人吃粥饭的愿望,表示对佛教信仰的追求与向往。

赏析:
《上牛头山》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登山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如马头像和牛头山,以及佛像和香灯的意象,使诗词充满了哲思和禅意。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宗教意象,将人生和信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信仰追寻的思考和渴望。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和精神追求的敬仰和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山水和宗教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信仰的思考,并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崇尚禅宗和崇尚自然的情感。它既有着深邃的哲思,又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优秀作品。

上牛头山读音参考

shàng niú tóu shān
上牛头山

mǎ shǒu duō jīng lì, niú tóu dào wèi cháng.
马首多经历,牛头到未尝。
píng chuān chéng jí yè, zhū shā jì wēi máng.
平川成岌页,诸刹寄微茫。
xiàng shè zūn qiān gǔ, xiāng dēng zǒu sì fāng.
像设尊千古,香灯走四方。
lái péi sēng zhōu fàn, cǐ yuàn jǐ shí cháng.
来陪僧粥饭,此愿几时偿。

李流谦诗文推荐

寒食已过风日好,城郭稍背郊原幽。双扉昼闭亦何事,一杖携春仍浪游。但觉桃花成老大,不知杨柳尚风流。霜螯腊蚁君须醉,细雨疎帘罢遣愁。

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间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

清江与我共天涯,若到沧溟始是家。晓渡换舟惊宿雁,暮林系马散栖鸦。山童老木才余骨,潮落寒汀半露沙,只恐行人不著眼,一川秋色在芦花。

色似蜡梅浑浅,香如檐卜微清。更张绿幄蔽轻盈。巧著工夫斗钉。露叶涓涓月晓,风英点点秋晴。江南江北可经行。梦到吴王香径。

嗣圣承尧禹,图书未见之。兵威轻破竹,天意决占龟。燕雀甘藜莠,蛟龙或沼池。但令无战伐,贫贱亦何辞。

吴甸七千里,坤垠六十州。宸心宽北阙,老子在西楼。召伯出分陕,卫公归相周。衮衣人惬意,重为雪山愁。

懒步东阡与北溪,一春心赏苦多违。堕红藉藉痴蜂醉,稚绿阴阴乳燕飞。去国三年应自笑,封侯万里不如归。门前车马能来否,午睡醒来独掩扉。

梁初奄巴蜀,仍有渡沪人。汲直余蒸简,萧翁亦聚尘。杰魂犹念沛,远梦不归秦。幻化元超忽,何劳问大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