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朗读

戍解淮山月,波平瀚海秋。
主忧销北顾,宾宴接南楼。
自愧成村叟,无因接胜流。
铃斋听客雁,应念稻粱谋。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译文及注释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是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戍卒解围后,在夜晚的淮山月下,平静的海面上,壮丽的秋天中,主人公对北方的战事忧心忡忡,而南楼上的宾客却在欢宴中接待。诗人自愧地感叹自己只是一个默默耕种的农夫,无缘参与那些辉煌的战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戍卒解除围困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自身地位的自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戍解淮山月,
波平瀚海秋。
主忧销北顾,
宾宴接南楼。

自愧成村叟,
无因接胜流。
铃斋听客雁,
应念稻粱谋。

译文:
戍卒解脱后,淮山的月亮高悬,
海面平静无波,秋天的景色辽阔。
主人忧心忡忡地望向北方,
而南楼上的宾客正欢宴狂欢。

我自愧地感叹自己只是一个乡村老者,
无缘接触那些辉煌的事务。
在静修的寺院里,听着客人的雁声,
应该思考农田的耕作和谋生之道。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戍卒解围后的战争和平时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自身的自省。诗中的淮山月和瀚海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广袤的海洋。主人公对北方战事的忧虑与南楼上宾客的欢宴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战争与平民生活之间的巨大差距。

诗人自愧地以农夫的身份自喻,对自己无法参与胜利和辉煌感到遗憾。他在安静的寺院里聆听客人的雁声,思考着自己的稻粱谋生之道。这种自省和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思考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

整首诗词通过对战争、自我和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思考和对个人处境的反思。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读音参考

dài chén gōng shí shàng tōng shǒu wáng gāng fù sì shǒu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shù jiě huái shān yuè, bō píng hàn hǎi qiū.
戍解淮山月,波平瀚海秋。
zhǔ yōu xiāo běi gù, bīn yàn jiē nán lóu.
主忧销北顾,宾宴接南楼。
zì kuì chéng cūn sǒu, wú yīn jiē shèng liú.
自愧成村叟,无因接胜流。
líng zhāi tīng kè yàn, yīng niàn dào liáng móu.
铃斋听客雁,应念稻粱谋。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姜特立诗文推荐

森森万木势峥嵘,千尺孤标更上征。惟有柳丝低拂路,腰支憔悴为多情。

长条攀折叹离披,底事人间管别离。何惟龙津能御气,建章宫里斗腰支。

括苍都志勒坚珉,贤守推公第一人。政似龚黄专恺悌,诗如李杜更清新。诸司交荐动旒冕,七邑争留号吏民。此去定须登省户,老成人物青朝绅。

世间固有无情物,天上宁无有慾仙。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缘。

霜满颐间雪满簪,已甘萧散卧山林。如何六十公孙子,尚作当年举子心。

姜子胸中有至乐,青山白云也不恶。不求作佛不求仙,却笑时人用心错。乐天兜率堕渺茫,徐福神山更辽邈。丈夫天地要同流,俯仰随化吾何求。太虚为体隘九州,不须更...

昔闻鼓山名,未到鼓山寺。胜游不易得,一失恐难值。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计。虽无济胜具,尚可策疲致。松下止呵导,山前屏车骑。仰窥白云峰,俯蹑青螺髻。半天开...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