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朗读

一曲波光彻太虚,四垂碧汉罩湖鱼。
游人眼被荷花碍,不觉琉璃泡裹居。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西湖
诗文主题:太虚游人荷花琉璃
相关诗文: 西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译文及注释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是宋代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曲波光照射至极远处,
四面环抱着湖水,宛如碧蓝的天空覆盖着鱼儿。
游客的视线被盛开的荷花所阻挡,
不知不觉间,住所被琉璃般的水泡所包围。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夏日西湖闲居的景色和心境。作者描绘了湖泊上波光粼粼的美景,湖水如同一片碧蓝的天空,湖中的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然而,游客的视线却受到盛开的荷花所遮挡,无法直接观赏到湖水的美景。作者在这个环境中居住,感受到被琉璃般的水泡所包围的幽静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夏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湖泊的美丽景色。波光闪烁,湖水宛如碧蓝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广袤的感觉。同时,描绘了湖中的鱼儿畅游其中,展现了湖水的生机和活力。然而,诗中提到游客的视线被荷花所挡住,这种阻隔给人一种隔离感和无法完全沉浸其中的遗憾。最后,作者自己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借用“琉璃泡”来形容住所被水泡所包围,表达了一种幽静、安逸的居住状态。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闲居生活的追求。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游客视线的阻隔和自身居住环境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宁静、幽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间,使读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夏日闲居的宁静与悠然。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读音参考

xià rì xī hú xián jū shí shǒu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yī qǔ bō guāng chè tài xū, sì chuí bì hàn zhào hú yú.
一曲波光彻太虚,四垂碧汉罩湖鱼。
yóu rén yǎn bèi hé huā ài, bù jué liú lí pào guǒ jū.
游人眼被荷花碍,不觉琉璃泡裹居。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诗文推荐

流水小桥,茅屋竹窗,纸帐蒲团。把坎宫闭了,虎龙吟啸,离宫锁定,日月回环。万点星飞,两轮电转,五色圆光天样宽。□奇处,渐冥冥杳杳,有个鸦翻。当时筑著机关...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在盛,玉斧亦何为。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

渔翁家住寒潭上。晓霜晚日时相向。三尺白鱼长。一双摇玉光。前朝来献状。果慰携壶望。水月正商量。小桥梅欲香。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非人世,但鹤飞深谷,猿啸高岩。如今老疾蹒跚...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虎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青女催人两鬓霜。自篘白酒作重阳。方壶老子莫凄凉。天地两三胡蝶梦,古今多少菊花香。只将破帽送秋光。

白日青天蘸水开。落花江上玉鞭回。东君擎出牡丹来。独占洛阳春气足,遂中天下作花魁。相知深处举离杯。

莘野磻溪亦偶然,每逢耕钓忆前贤。春风秋月闲来往,只付时人一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