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朗读

君见淮头尚可为,勿言蚌鹬正相持。
再三国计当加备,第一人材最切时。
而目山林还尔我,精神帷幄舍渠谁。
登楼若也披舆地,为借前筹试及之。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译文及注释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见淮头尚可为,勿言蚌鹬正相持。
再三国计当加备,第一人材最切时。
而目山林还尔我,精神帷幄舍渠谁。
登楼若也披舆地,为借前筹试及之。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曾伯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胡季辙才华横溢和重要使命的赞赏和鼓励。诗人劝告胡季辙不要为蚌鹬之争所困扰,而要专心致志地参与国家大计,因为此刻正是他最能展现才能的时刻。胡季辙是当时的杰出人才,他的才智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是最为紧迫的。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劝勉和期许。首句“君见淮头尚可为,勿言蚌鹬正相持”以寓言的方式,暗示胡季辙不应为琐事纷争所困扰,而要放眼大局。接下来的两句“再三国计当加备,第一人材最切时”直接点明胡季辙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和时机的紧迫性。再往后的两句“而目山林还尔我,精神帷幄舍渠谁”转换了视角,表达了诗人的自省和无私。最后两句“登楼若也披舆地,为借前筹试及之”则是诗人对胡季辙的期待和鼓励,希望他能登上高楼,洞察形势,为国家的前途筹谋出良策。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胡季辙的赞扬和期望。诗中融入了一定的寓言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和人才的关注,并表达了对胡季辙的信任和鼓励。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读音参考

sòng hú jì zhé zhì cān fù táng zhào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jūn jiàn huái tóu shàng kě wèi, wù yán bàng yù zhèng xiāng chí.
君见淮头尚可为,勿言蚌鹬正相持。
zài sān guó jì dāng jiā bèi, dì yī rén cái zuì qiè shí.
再三国计当加备,第一人材最切时。
ér mù shān lín hái ěr wǒ, jīng shén wéi wò shě qú shuí.
而目山林还尔我,精神帷幄舍渠谁。
dēng lóu ruò yě pī yú dì, wèi jiè qián chóu shì jí zhī.
登楼若也披舆地,为借前筹试及之。

李曾伯诗文推荐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唐边重秦陇,蜀鉴在江油。不易九鼎重,方兼四履忧。其间不容发,自此可前筹。局面西风异,从容夜观谋。

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皮毛尽剥丹心在,世味风霜已饱尝。

帘卷红楼拍手看,星轺迅步上鵷鸾。皇华节下留佳政,玉笋班中作好官。卿相致身时则易,忠贤得路古来难。端门待漏东风峭,尚忆屯边铁甲寒。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弓剑相随几历年,鬓毛斑剥饱风烟。可怜芦叶胡笳地,又过菊花新酒天。耳听骅骝还紫逻,梦随白鹭过青田。家僮久问谋归未,想笑吾顽不可镌。

乾坤一枰棋,今古一杯酒。悲哉易水筑,陋矣鸿门斗。将军跨下出,宰相篑中有。唾面使自乾,拭之费人手。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