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除夜朗读

眼底童乌已七龄,吾伊略亦记群经。
丁宁莫就中书试,只可松边竹下听。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七龄群经
相关诗文:

除夜译文及注释

诗词:《除夜》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译文:
眼底童乌已七龄,
吾伊略亦记群经。
丁宁莫就中书试,
只可松边竹下听。

诗意和赏析:
《除夜》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用“眼底童乌已七龄”,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眼底的乌鸦已经经历了七个年头,而人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长大。这一句意味深长,通过乌鸦的成长,抒发了人们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法逆转的理解。

接着,诗中提到“吾伊略亦记群经”,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珍视。伊略是指古代的文献,作者表示自己对于群经中的知识有所了解,对于古代智慧的传承有所感悟。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于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成果的自豪。

在下一句中,作者写道“丁宁莫就中书试”,表达了一种谦逊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丁宁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功名,而“中书试”则是指参加进士考试。作者劝告丁宁不要追求功名利禄,避免为了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追求和真正重要的事物。这句话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名利的价值观,表达了对于人生追求的真正意义的思考。

最后一句“只可松边竹下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环境的向往。松和竹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它们代表了自然的纯净和宁静。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远离喧嚣,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向往。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自己心灵的安抚和寻求内心宁静的期许。

总体来说,方岳的《除夜》通过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文化的重视,以及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以及内心追求的思考。

除夜读音参考

chú yè
除夜

yǎn dǐ tóng wū yǐ qī líng, wú yī lüè yì jì qún jīng.
眼底童乌已七龄,吾伊略亦记群经。
dīng níng mò jiù zhōng shū shì, zhǐ kě sōng biān zhú xià tīng.
丁宁莫就中书试,只可松边竹下听。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诗文推荐

且问黄花,陶令後、几番重九。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江欲釂,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尽...

非干宠辱不能惊,一付之天莫我撄。举世忙时赢得懒,是人爱处放教轻。生为柱国身何在,死象祁连冢亦平。千古在前儿戏耳,且容高枕听秋声。

尽处生机衮衮新,花情柳思已精神。岁堂堂去谁能守,睡到明朝又是春。

不是催租夜打门,那知宝佑改新元。人间测度春风意,李白桃红又一番。

初信东风入采幡,自挑雪荠饤春盘。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迳寒。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无人共跨南山犊,便作寻花问柳看。

茅茸山堂竹打篱,尚余老鹤共襟期。一生朝市几何日,五亩园林都是诗。身后谁浇胸磊磊,命中不带印累累。薄田有秫聊堪酿,尽足秋崖作受持。

野迳孤横雪外枝,岁寒了不受春知。世间所谓奇男子,除却梅花更是谁。

更与梅花把一杯,醉题帖子等春来。须臾便是隔年事,留得寒香一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