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是宋代诗人方岳的诗作,表达了愁绪难以消散的心境,以及芭蕉的形象象征着愁苦的转移和寂寥的转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芭蕉》
自是愁人愁不消,
非干雨裹听芭蕉。
芭蕉易去愁难去,
移向梧桐转寂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无法消除,愁绪如同连绵细雨包裹着耳边的芭蕉声。芭蕉易于离去,而愁苦却难以摆脱,仿佛移向了梧桐树,寂寥的情绪也转而降临。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首句“自是愁人愁不消”,表明诗人的愁苦无法消散,难以获得解脱。接着,“非干雨裹听芭蕉”,通过雨声萦绕芭蕉的描写,将愁绪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对比。
第三句“芭蕉易去愁难去”,表达了芭蕉易于摇曳离去,而愁苦却难以摆脱的痛苦。最后一句“移向梧桐转寂寥”,以移向梧桐树为象征,表达了愁苦的转移和寂寥的转变。梧桐是一种常见的大树,它的形象与芭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愁苦的变迁和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将诗人内心的愁苦情绪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并通过芭蕉和梧桐的形象传达了愁苦的转移和内心的寂寥。这种表达方式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抒情力量,引发读者对人生苦难和内心情感的深思。
bā jiāo
芭蕉
zì shì chóu rén chóu bù xiāo, fēi gàn yǔ guǒ tīng bā jiāo.
自是愁人愁不消,非干雨裹听芭蕉。
bā jiāo yì qù chóu nán qù, yí xiàng wú tóng zhuǎn jì liáo.
芭蕉易去愁难去,移向梧桐转寂寥。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且问黄花,陶令後、几番重九。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江欲釂,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