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朗读

何年驻锡下山中,即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若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译文及注释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
何年驻锡下山中,即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若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译文:
有位上人回来问浙中的友人消息,
不知何年住在山中,刚刚见面又匆匆欲东行。
燕去鸿来都是过客,云生月落始终离不开虚空。
在冷泉亭上尽情吟唱,飞雪仿佛在前方为老友哭泣。
远在外地的友人询问近况,告诉他已经变成一根木制的鸡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上人归来拜访友人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整首诗以浙中的友人信件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的开头,作者询问了友人何时离开山中,又迫不及待地想要东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行踪的好奇和对友情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用燕去鸿来和云生月落的描写形容友人的来去如客,表达了友人的身份都是过客,而友情却始终留在虚空中,意味着友谊的深远和无限延伸。

第三联的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若前哭老同,表现了作者在冷泉亭上吟唱时的心情畅快,仿佛眼前的飞雪也为了老友的离别而哭泣。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情更加深沉。

最后一联中,作者谈及了方外友朋询问近况,自称已经化作木鸡翁,以木鸡翁来比喻自己,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离开故土,与友人的交流变得稀少,感到自己已经变得孤寂无依。这里也让人产生思考,诗中的木鸡翁意味着作者在外地过着与友人难以联系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友谊的稀缺和珍贵。

整首诗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比喻手法,通过描绘友人的来去和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冷泉亭、飞雪和木鸡翁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使得诗情更加深远、感人。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真挚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柔情和对友情的追求。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读音参考

rú shàng rén guī wèn zhè zhōng yǒu xìn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

hé nián zhù xī xià shān zhōng, jí jiàn cōng cōng yòu yù dōng.
何年驻锡下山中,即见匆匆又欲东。
yàn qù hóng lái jù shì kè, yún shēng yuè luò bù lí kōng.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lěng quán tíng shàng cān yín chàng, fēi xuě ruò qián kū lǎo tóng.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若前哭老同。
fāng wài yǒu péng xún jìn kuàng, wèi yán yǐ zuò mù jī wēng.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仇远诗文推荐

鸡儿画曲。处处筝鸣雨屋。十载重游。柳外啼乌也怨秋。粉楹醉墨。燕去楼空人不识。醉踏花阴。错认人家月下门。

黄帽棕鞋,出门一步为行客。几时寒食。岸岸梨花白。马首山多,雨外青无色。谁禁得。残鹃孤驿。扑地春云黑。

豆蔻枝头冷蝶飞。荼縻花里老莺啼。懒留春住听春归。北海芳尊谁共醉,东山游屐近应稀。小窗寒草送春时。

瓶插梅花一两枝,逋仙隐几自吟诗。北风酿作西湖雪,不顾山童冻得痴。

古交色不变,百炼如精金。一别又三月,书札乘嗣音。相望隔一水,离忧盈中襟。秋阳不能骄,秋雨不能淫。会面不可期,月明千里心。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已昧好为戒,复贻素餐讥。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吾门可...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余。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就食泮水宫,学辅乏薪蔬。凜凜座无毡,踽踽出无驴。厌厌尊无酒,呥呥食无鱼。官居古云冷,已矣当归欤。缅怀二...

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忆着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