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上方塔

东林寺上方塔朗读

尘外乾坤岂易窥,上方寻胜短筇随。
病僧借榻山衣破,卧佛当门石塔危。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
幅巾居士修行久,爱说浮光死战时。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东林寺上方塔译文及注释

《东林寺上方塔》是宋代董嗣杲的诗作,描述了作者在东林寺上方塔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尘外乾坤岂易窥,
上方寻胜短筇随。
病僧借榻山衣破,
卧佛当门石塔危。

乱竹迸阶交密树,
荒苔沿壁缠疏枝。
幅巾居士修行久,
爱说浮光死战时。

译文:
凡夫俗子无法窥见超脱尘世的境界,
攀登至上方塔,仅需一支短竹杖。
一位患病的僧人借用山间的藤榻,衣衫破旧,
躺在佛像前,而门前的石塔却摇摇欲坠。

错综复杂的竹林从台阶上蔓延至交错的树冠,
荒废的青苔沿着墙壁爬满稀疏的枝杈。
一个佩戴方巾的修行者,已经修行多年,
喜欢讲述那些虚幻的光芒和生死之战。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手法,展现了东林寺上方塔的景象,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佛教修行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开篇以“尘外乾坤岂易窥”,表达了超越尘世、超脱纷扰的境界是不容易实现的。上方塔象征着高远的境界,而攀登塔顶只需短筇杖,暗示着内心的坚定和决心。

接下来,描写了一位患病的僧人借用山间藤榻,衣衫破旧,躺在佛像前。这种形象的对比,凸显了塔的高远和僧人的卑微,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与超越的对比。石塔摇摇欲坠,传递了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暗示修行之路并不平坦。

诗中还描绘了乱竹和交密树,荒废的青苔和疏枝。这些景物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东林寺上方塔的荒凉和废墟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枯燥。

最后,诗人以一个佩戴方巾的修行者为代表,他已经修行多年,喜欢讲述那些虚幻的光芒和生死之战。这句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超凡境界和生死观的思考,也暗示了修行的意义在于超越尘世的种种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上方塔的描绘,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卓尔不凡的精神境界。它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景物的写实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修行之路的坚持,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苦难和追求内心自由与平静的渴望。这首诗具有深邃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东林寺上方塔读音参考

dōng lín sì shàng fāng tǎ
东林寺上方塔

chén wài qián kūn qǐ yì kuī, shàng fāng xún shèng duǎn qióng suí.
尘外乾坤岂易窥,上方寻胜短筇随。
bìng sēng jiè tà shān yī pò, wò fó dāng mén shí tǎ wēi.
病僧借榻山衣破,卧佛当门石塔危。
luàn zhú bèng jiē jiāo mì shù, huāng tái yán bì chán shū zhī.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
fú jīn jū shì xiū xíng jiǔ, ài shuō fú guāng sǐ zhàn shí.
幅巾居士修行久,爱说浮光死战时。

董嗣杲诗文推荐

海上采珠人,惟视夜光吐。携持以为珍,美价重合浦。异哉足照乘,殷勤献明主。远物奈不宝,弃之犹粪土。

河汉金气老,海月光陆离。蟠蟀鸣我床,声声有馀悲。美人天之涯,言旋杳无期。西风吹脱叶,抚时伤所思。

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杨柳翠频蹙,不管黄鹂声。归栖官屋寒,月暗灯不明。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

登城最凄黯,绝殢脂粉醉。万里烟尘蒙,掩此战争地。江风荡渔歌,便觉春光异。嗟我道不行,颇动乘桴志。

山童携竹杖,支我步城头。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江波荡太阳,万顷金色浮。土人不识此,我可专春游。

山中有流泉,洗耳今无人。树队互蒙密,鸟语交昏晨。谁能观大运,达此秋与春。生意自尔蕃,叶叶分光新。藤蔓附女萝,兰茝披荒榛。兴言混栖托,随迹安可伸。悲哉倦...

重葺芒鞋约更坚,山家意味况相便。须先折简同游客,剥藓题名就石镌。

江城趁春游,爱寻郭外圃。烟花羃酒帘,风声飏商鼓。午风荡江面,兵船问沙浦。浦断官柳阴,絮雪待晴吐。野花媚游眼,红白开晴雨。谁怜荡子身,年馀滞江浒。徒羡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