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玉堂三老

蓦山溪·玉堂三老朗读

玉堂三老。
唯识王三操。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
方见三清好。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蓦山溪
相关诗文:

蓦山溪·玉堂三老译文及注释

《蓦山溪·玉堂三老》是元代作家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堂中有三位老者,其中有一位是唯识王三操,还有一位是辨别三台的王老师,更有一位是润泽三田的老人。他们自然地散发着光辉,集聚了精神和活力,象征着三个马车。他们依仗着三种信仰,永远不会迷失在沉沦的道路上。必须通晓三种玉符,才能领悟到三清的美好。真正的本性照耀着三座山峰,陡峭地摆脱了三个焦点的束缚。不要谈论三世,众佛已经现身,获得了三个乘法,进入了三昧境界,犹如清澈的水珠回归到三座岛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玉堂中的三位老者,他们分别代表着唯识、辨别和润泽的境界,象征着人的精神层面和修行境界的提升。诗中通过运用数字三的象征意义,强调了三种信仰和三个境界对于人的成长和觉悟的重要性。

诗中所提到的玉堂三老分别是唯识王三操、辨三台的王老师和润泽三田的老人。玉堂代表高贵的地方,三位老者象征着修行的智慧、辨识力和慈悲心。他们散发出的光辉和集聚的精神象征着修行者内在的能量和境界的提升。

诗中还提到了三种信仰,即三教,表示他们依仗佛教、道教和儒教的教义,以引导自己不迷失于世俗的追求中。通过通晓三种玉符,也就是三种信仰的精髓,才能领悟到三清的美好。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三位至高神,代表着纯洁、无欲和无我。

诗词最后提到了三个乘法和三昧境界,表示修行者已经超越了轮回的束缚,获得了解脱和觉悟。归三岛则象征着回归到纯净的境界,摆脱了烦恼和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词通过对三位老者和三个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修行者在精神层面的成长和觉悟,强调了修行的道路需要依仗智慧、辨识力和慈悲心,以及对于不同信仰的融通和理解。诗词的意境清新脱俗,寓意深远,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感受。

蓦山溪·玉堂三老读音参考

mò shān xī
蓦山溪

yù táng sān lǎo.
玉堂三老。
wéi shí wáng sān cāo.
唯识王三操。
fù xǔ biàn sān tái, gèng néng rùn sān tián yǐ kào.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zì rán sān yào, cuán jù qì jīng shén yùn sān chē, yī sān jiào, yǒng méi shěn sān dào.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xū tōng sān yù.
须通三玉。
fāng jiàn sān qīng hǎo.
方见三清好。
zhēn xìng zhào sān fēng, dǒu miǎn le sān jiāo zuò zào.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xiū lùn sān shì, zhū fú xiàn qián lái, dé sān shèng, yóu sān mèi, yíng yíng guī sān dǎo.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王哲诗文推荐

常把内真频看,休教外景长侵。尖竿尖上细搜寻。正见婴儿弄影。雅咏高吟叫笑,清风皓月吹临。分开传作紫共金。艳迸斗花万锦。

白简书金诀*,他名姓亡魂。惊神骇各思存。蒙追荐,你受生门。户别开玄妙,做人同和天尊。光一点永无昏。辉月照,水出昆仑。

正已修行无怠堕,推心上应天机。内容整肃吐光辉。灵真搜得莹,方可许瞻?。谨谨授持专一守。静中清里归依。法恁条制不相违。九玄并七祖,连汝共升飞。

一个词儿十二金。修行谨按日时寻。急将猿马紧牢擒。五户自然开阐尽,玉花丛里洞门深。旧来那个是知音。

吸取西江金浪水,朝朝用此盘缠。循环流转复清泉。肌肤偏莹净。寿算得迁延。北斗自然拘姓籍,南辰生注长年。减财节色是因缘。作为依上帝,弃世做神仙。

绿水傍边上雪山。锐然跳出玉门关。虚中空外一开颜。渺邈那边归正路,的端便是稳居间。白云难比此清闲。

悟彻儿孙伟貌,夺衣白夺餐肴。笑欣悲怨类咆哮。正是豺狼虎豹。不与同居打闹,回头便载青包。恁随云步访三茅。同话清虚道教。

每日行持都不是,今朝顿觉舒宽。□和交媾聚成团。婴儿投姹女,虎绕与龙蟠。四象同房搓玉线,一穿透过金丹。自然光艳出泥丸。有言言不尽,无说说非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