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小憩

山寺小憩朗读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纱笼古井生台
相关诗文:

山寺小憩译文及注释

《山寺小憩》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山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山寺小憩时的心情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趋寺松杉夹径栽,
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
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
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
去矣何时复此来。

诗意和赏析:

《山寺小憩》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诗词开头描述了一条松树和杉树环绕的小径,表现出山寺的宁静和幽雅。接着,诗人停下骑马的脚步,感受到了莓苔的柔软,流连忘返。

下一句描述了尘土的弥漫,金篆牌依然高悬,但是灯火昏暗,纱笼殿门紧闭,暗示着山寺的冷清和寂寞。这种冷落的氛围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寺庙的荒凉和寂寞。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只老鹤降临到古井边,寻找凉爽。幽禽则在生台下觅食,生动地描绘了山寺中的动物生活。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山寺中的自然景观和生命活力。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一种感慨和思考。他说自己的诗篇已经成就,如同檐间的柱子上留下的记载,但他不知道何时能再次回到这里,重温这份心境和感受。这种惋惜和离愁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加深情和富有思考性。

《山寺小憩》通过对山寺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示了寺庙的宁静与荒凉、生机与寂寞的对比。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思考,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法抑制的离愁,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山寺小憩读音参考

shān sì xiǎo qì
山寺小憩

qū sì sōng shān jiā jìng zāi, jiě ān liú qì dé méi tái.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chén hūn jīn zhuàn pái yóu guà, dēng àn shā lóng diàn bù kāi.
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
lǎo hè jiù liáng lín gǔ jǐng, yōu qín xún shí xià shēng tái.
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
shī chéng màn jì yán jiān zhù, qù yǐ hé shí fù cǐ lái.
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张镃诗文推荐

吴起弃骨肉,用释鲁君疑。萧何买田宅,更要汉祖知。结绳可息争,书契计已痴。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曾参杀人谤,三至母信移。君臣不易逢,终始贵难离。

河南牧羊儿,不识奇字书。君王事边头,无亦官帑虚。慨然分家资,补国何勤渠。讵有忠於君,而谓不学欤。毋令败群语,缑氏果有余。惜哉封禅主,更欲取名誉。岁晚责...

日暮前道远,纷纷倒行多。胡不秉明烛,整驾历前坡。既衰不戒得,有如圣言何。平公七十翁,师旷犹琢磨。

小圃秋光不世情,蠹枝枯卉忽重青。凌晨灌银床水,居士新看种树经。

善人所至处,凤仪气芝兰。同德自相求,肯因休显看。后来世道交,祗趋势与官。廉颇共翟公,雅抱常自宽。

细读南山扣角歌,机锋投处几曾多。道人不踏门前路,敝帚其如自爱何。

圣道由书传,秉畀火于秦。汉兴反秦暴,见儒犹骂嗔。董子惟有志,耿耿谁与陈。使时三策行,焉老诸侯宾。

堂陛分古始,高卑定常仪。拳拳三顾频,未敢臣其师。至福价婆娑,尘面谁复窥。有人果善酬,何苦不售为。木牛流马机,小智那足奇。甄别兰与艾,忠诚真弗欺。功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