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师虞卿三首

挽师虞卿三首朗读

渊源师友邺侯门,赫奕家声汉相孙。
冠带仅容游璧水,姓名竟不上慈恩。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挽师虞卿三首译文及注释

《挽师虞卿三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渊源师友邺侯门,
赫奕家声汉相孙。
冠带仅容游璧水,
姓名竟不上慈恩。

中文译文:
深厚的师德友情,承载在邺侯的门下,
熠熠生辉的家族声誉,与汉相孙的身份相称。
华丽的衣冠只能容纳游璧水的波光,
然而名字却无法登上慈恩之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宰挽词的一部分,用来悼念已故的虞卿先生。诗人通过几个隐晦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虞卿先生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了邺侯的门下,邺侯是指北魏时期的尉迟迥,他以儒学修养闻名。这里表示虞卿先生与尉迟迥有深厚的师友之情,渊源深厚。虞卿先生在学问上得到了邺侯的指导和培养。

接着,诗人提到了虞卿先生所属的家族,家族声誉赫奕,有如汉朝的贤相孙子。这里将虞卿先生与贤相相提并论,突显了他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然后,诗人以华丽的衣冠来象征虞卿先生的才华和光辉。诗中提到衣冠仅容得下游璧水的波光,形容虞卿先生的才华熠熠闪光,引人注目。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诗中提到虞卿先生的姓名未能登上慈恩之册,意指他未能得到官职或荣誉的奖赏。这种遗憾的情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虞卿先生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士人追求功名的现实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厚的师友情谊、家族声誉以及虞卿先生的才华为主题,通过隐晦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虞卿先生的敬仰和对其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之情。

挽师虞卿三首读音参考

wǎn shī yú qīng sān shǒu
挽师虞卿三首

yuān yuán shī yǒu yè hóu mén, hè yì jiā shēng hàn xiāng sūn.
渊源师友邺侯门,赫奕家声汉相孙。
guàn dài jǐn róng yóu bì shuǐ, xìng míng jìng bù shàng cí ēn.
冠带仅容游璧水,姓名竟不上慈恩。

刘宰诗文推荐

泥滑滑,仆姑姑,唤晴唤雨无时无。晓窗未曙闻啼呼,更劝沽酒提壶荐。年来贵,无酒沽。

默数金陵友,在者犹四人。纠曹今别乘,法官驾朱轮。千钟已弗暨,一念还酸辛。况我病所缠,渔樵寄此身。输子曳朱绂,斑衣奉慈亲。

堂堂司马公,独乐五亩园。岁月坐成晚,花木亦已繁。世事尚可为,石交有遗言。归来默无语,拊石弄潺湲。

令行肃观学,仁施先困穷。适此饥馑馀,喟彼杼轴空。劳来穷人谋,祈禳与天通。那得三百州,落落旨此公。

四海游夫了,粹学洞谷今。闻善亟推挽,常恐力不任。时危系长才,白日已西沉。拱木战寒风,凄其千载心。

仕至二千石,富贵有足乐。官为谏大夫,亦足究所学。兰阶擢珠树,金闰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负黄石约。

木落山呈骨,泉空水反源。知时秋燕去,负日午蜂喧。玉粒炊晨甑,金英卧晚园。岁寒今已暮,身世两忘言。

选诗非选官,论诗非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