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洪雅令孙良臣

寄洪雅令孙良臣朗读

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
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
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
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
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
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
令行有盗奔,冬暖无儿号。
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鳌。
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
且当置是事,痛饮读离骚。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洪雅令孙良臣译文及注释

《寄洪雅令孙良臣》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晁公溯对于忠诚志士的赞美和对于时事的关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
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
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
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
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
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
令行有盗奔,冬暖无儿号。
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鳌。
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
且当置是事,痛饮读离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志士的形象入手,表达了对于忠诚的崇高追求。志士居住在尘世之中,但志向却如鹤在皋中鸣叫般高远。诗人赞颂志士的品质,将其比作精选的羊和豕,用以供奉祭祀。这里的羊和豕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

诗中提到了孙良臣,孙良臣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过着简朴的生活,整日闭门不出,像是长在了野外的蓬蒿一般。他以慷慨的心情请求能够参与治理国家的剧变,毫不怕劳累。虽然他的地位只是微不足道的百乘之地,但是他的名声却高耸如同九顶高冠。老年的孙良臣很高兴能与人交谈,得以见识当今官场的风云变幻。

诗中还提到了令行有盗奔的事情,以及在冬天里暖和无儿号的情景。这些描述显示了时世的艰难和社会风气的败坏。诗人认为,孙良臣并不追求个人名利,即便是知道这些情况,也不容易遭受到困扰。他心怀大志,希望能够拯救国家,举办宏大的事业,就像龙伯一样欲望举世六鳌。诗末提及了吏部,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在官场中有所作为,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力量。他愿意为了国家的事业而付出努力,每天竟日地忙碌,就像两只螯一样坚持不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志士的赞美和对于时事的忧虑。他希望像孙良臣一样,能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为国家的命运做出贡献。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突出了志士的高尚品质和对于时代的忧虑。整首诗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忠诚坚定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寄洪雅令孙良臣读音参考

jì hóng yǎ lìng sūn liáng chén
寄洪雅令孙良臣

zhì shì jū shì jiān, yào wèi hè míng gāo.
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
shuí néng rú yáng shǐ, liào jiǎn chōng huàn láo.
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
wú bāng sūn qīng zi, bì mén zhǎng péng hāo.
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
kǎi rán qǐng zhì jù, bù dàn bù lǐng láo.
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
dì suī bǎi chéng xiǎo, míng yǔ jiǔ dǐng gāo.
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
lǎo wēng xǐ xiāng yǔ, dé jiàn jīn guān cáo.
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
lìng xíng yǒu dào bēn, dōng nuǎn wú ér hào.
令行有盗奔,冬暖无儿号。
jūn qǐ qiú rén zhī, zhī yì wèi yì zāo.
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dà zāi lóng bó guó, nǎi yù jǔ liù áo.
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鳌。
qū qū bì lì bù, jìng rì bǎ liǎng áo.
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
qiě dāng zhì shì shì, tòng yǐn dú lí sāo.
且当置是事,痛饮读离骚。

晁公溯诗文推荐

莫言地近嶲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解道澄江净如练,空蒙山水是昭亭。

背郭深通一径遥,奔流坐看百川朝。飞来黄鹄陂已复,归去白鸥盟可要。益部官曹宁久处,津乡书札近相招。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负樵。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脸上桃花春自开,眉边柳色日全回。遥知弄粉妆成晚,应待温郎玉镜台。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深深小合夜笼香,日上珠帘逗晓光。为唤蜀帷春睡起,翠盆添水试新妆。

浮云起层阴,空中薄为雾。檐端雨声寒,客子念迟暮。祝融如昨日,白帝已更御。寒声傍络纬,秋意入庭树。六龙疾其驱,岁月不吾与。妇子催授衣,荒城闻砧杵。

不见罘罳阙,于今已十春。素衣不忍弃,为有洛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