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三首

再用前韵三首朗读

刺头底事向胶盆,沉湎应从通率论。
人世百年都是梦,醉乡四达总无门。
颠狂自索形骸外,酣适宁知礼法存。
日饮亡何真得计,袁丝由此脱全浑。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再用前韵三首译文及注释

《再用前韵三首》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再次运用前文的韵律,写三首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之事的嘲讽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以一种讽刺的语气,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享受肉欲快乐时所陷入的空虚和迷惘。他认为人生百年都如梦幻,人们沉迷于肉欲之乡,却无法真正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诗中还涉及到身外的外貌和内心的纷争,以及对礼法的质疑和对虚伪的批判。最后,作者以袁丝脱全浑的形象,暗示了追求真实和自由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讽刺的方式,表达了陈棣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人们沉迷于世俗欲望的揭示,暗示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诗中的"刺头底事向胶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追求享乐的情景,"沉湎应从通率论"则表达了人们迷失在肉欲的深渊中无法自拔。"颠狂自索形骸外,酣适宁知礼法存"这两句暗示了人们追求外貌和享乐的盲目,质疑了社会的礼法和虚伪。最后一句"日饮亡何真得计,袁丝由此脱全浑"则以袁丝脱全浑的形象,表达了追求真实和自由的意愿。

这首诗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空虚和迷惘。陈棣以犀利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和肉欲快乐的盲目行为提出了批判和质疑。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以深思。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独特的韵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追求真实自由的渴望。

再用前韵三首读音参考

zài yòng qián yùn sān shǒu
再用前韵三首

cì tóu dǐ shì xiàng jiāo pén, chén miǎn yìng cóng tōng lǜ lùn.
刺头底事向胶盆,沉湎应从通率论。
rén shì bǎi nián dōu shì mèng, zuì xiāng sì dá zǒng wú mén.
人世百年都是梦,醉乡四达总无门。
diān kuáng zì suǒ xíng hái wài, hān shì níng zhī lǐ fǎ cún.
颠狂自索形骸外,酣适宁知礼法存。
rì yǐn wáng hé zhēn dé jì, yuán sī yóu cǐ tuō quán hún.
日饮亡何真得计,袁丝由此脱全浑。

陈棣诗文推荐

中兴事业耀无前,明圣相逢运半千。尽纳有生归礼乐,全提鸿化入陶甄。八风自转成天籁,五纬更调祚有年。体物形容劳颂笔,浪云无象岂其然。

身如不系一虚舟,入眼江山总旧游。视昔视今俱勿论,且凭从事到青州。

老去欢情少,逢人强自夸。閒愁付蕉叶,衰鬓耻菱花。倚杖閒扪虱,临池戏咏蛙。深惭诗律细,何以世吾家。

国论盈庭正尚同,唯公英略与天通。一丝不断千钧重,九鼎重安万世功。独见夐超流俗外,先机端在笑谈中。际高极厚知难报,愿辅熙朝到不穷。

翠葆低笼衣缕金,恼人风味在秋深。不缘月窟移仙种,安得尘寰有桂林。

小儿造化本无心,孰为芳时作主人。唯有丹青留得住,好令昌辈写花真。

直面溪山照眼明,息肩簿领暂身轻。蜗巢得失直余事,燕羽差池已半生。老境到门颜有甲,愁城坚壁酒无兵。何时蜕迹嚣尘外,莫问人间无用名。

小圃香初足,枯池水乍通。卷帘延旧燕,扫径衬飞红。寂寂梨花雨,斜斜柳带风。东君有余思,别在一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