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了残经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惟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对月了残经赞》中文译文:
古教只知遮老眼,
银蟾不觉上孤峰。
看来看到无看处,
光境俱忘一卷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观察与反思,通过对月的描绘,抒发了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古教只知遮老眼",表明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教人如何遮掩老眼,即只教人遮蔽现实的真相,而不去探求真理。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作者对教育体制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只是为了让人们逃避生活的残酷现实,而不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接着,"银蟾不觉上孤峰",描绘了月亮升起至孤峰的景象。这里的银蟾象征月亮,孤峰则代表了高远的境界。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仰望高远、追求卓越的向往。银蟾不自觉地升至孤峰,意味着卓越的境界是自然而然地达到的,不需要刻意追求。
然而,"看来看到无看处",表达了作者在仰望月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超越视觉的境界。看似仰望月亮,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看到月亮的本质和内涵。这句诗意味深长,反映了人类对于宇宙和生命意义的思索常常陷入迷惑和无解之中。
最后一句"光境俱忘一卷终",表达了作者在对月亮的观察中,超越了视觉的局限,进入了一种超越光明和境界的状态。"光境"指的是光明的世界,"俱忘"则意味着一切被遗忘,"一卷终"表示一段时间的结束。这句诗传达了超越物质、光明和时间的境界,进入一种超越常态的存在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对月亮的观察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教育体制和人类存在状态的思考。通过描述月亮的升起和超越视觉的境界,诗人呈现了一种追求卓越、超越常态的心境。这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展现了宋代佛学思想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银蟾不觉上孤峰”出自宋代释惟一的《对月了残经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 chán bù jué shàng gū f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