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以下是该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平乐
清脆的词调带来欢愉的笑声。不要厌弃那只小银杯。这是来自天上的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剪下了令人痛心和忧愁的词句,做成了美好的词曲。有人的梦被打破,与关河的联系断裂。小窗户里的阳光照着空无一物。想见到那重重的帘幕没有被卷起,泪痕已经滴尽了湘娥的脸颊。
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以清新明快的词调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厌倦,以及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词的开头以快乐的氛围展开,表达了欢乐的情绪和轻松的心境。作者把银杯比喻为心灵的容器,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琐碎的快乐,就像不要厌弃那只小银杯一样。接着,作者将清平乐与天孙相联系,天孙指的是传说中天上的聪明伶俐的孩子,暗示了词曲的灵动和美好。辛弃疾以剪恨裁愁的手法,将痛苦和忧愁的情感剪裁成美好的词句,展现出他在写作中的才智和技巧。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梦想破灭的感受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有人的梦被打破,与关河的联系断裂,暗示了人们的梦想和追求常常会受到现实的阻碍和破坏。小窗户里的阳光倒映出一片空虚和寂寞,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最后两句词以湘娥为象征,描绘了泪痕滴尽的情景。重帘未被卷起,泪痕已经滴尽了湘娥的脸颊,表达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词通过对欢乐、痛苦和遗憾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矛盾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现实世界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和挫折。
“泪痕滴尽湘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lèi hén dī jǐn xiāng 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