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文: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南轩寂寂夜,怀念深所知。
长河时有雁,明月照鲸池。
凤台上有曲,何人吹奏起。
丹唇上玉齿,声音妙入云霓。
秋风吹穷巷,寒露滴空庭。
劳歌愿相和,日月已将垂。
诗意:这首诗想起了作者与王奭度过秋夜时的所思所想。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以及心中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雁和明月等意象来衬托出诗人的感受与情绪。最后表达了作者愿与王奭共同劳动歌唱,却又意识到时光如水,日月匆匆而过。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宁静的秋夜,通过南轩、长河、明月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诗中凤台上的曲调和丹唇间的玉齿产生了一种妙音,将美好的声音传遍云霄,给人一种神秘的感受。诗人通过秋风吹过的穷巷和空庭上的寒露滴落,描绘了一幅寂寥的景象,与前面的深夜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作者表达了他愿与王奭一同劳动歌唱的愿望,同时也意识到时光的流转,暗示着一种别离的情感。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又深思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劳歌欲有和”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和王奭秋夜有所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áo gē yù yǒu hé,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