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文: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修行者对世俗与佛道之间的思考和选取的苦闷心情。诗中通过对净业(佛教术语,指无我境界)初中、浮生大小年等词语的运用,暗示了修行者对时间和人生的深思。诗人认为自我本无存在,既非后世之人也非前世之人,强调了个人存在的虚无和转生的概念。此外,诗人还运用了箫鼓、龙蛇和法门等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修行者所面临的各种困扰和考验。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修行的不易和远大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内容,表达了唐代佛教修行者对人生和自我的思索和困惑。诗人以净业初中、浮生大小年等词语为线索,将时间和人生的虚无感融入到诗中,体现了佛教思想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诗人刻画了修行者修行的种种困境和选择,既有箫鼓的喧闹,又有龙蛇的幻化,以及法门的破裂和觉海的崩溃。最后两句诗则暗示了修行者的理想与追求,体现了他们在荒芜的世界中仍然追求德行和期待真理的信仰和坚持。整首诗以简练、凝练的形式,传达了深沉的思考和哲理,表达了唐代佛教修行者的态度和境界。
“经文宋国传”出自唐代杨炯的《和旻上人伤果禅师》,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wén sòng guó chuá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