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
汉东不执象,河朔方斗龙。
夏灭渐宁乱,唐兴终奋庸。
皇威正赫赫,兵气何匈匈。
用武三川震,归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业,天下致人雍。
即此巡于岱,曾孙受命封。
诗意:
此诗是苏颋在行次成皋的途中,受到先圣擒拿建德的事迹所感而创作的应制诗。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唐代国力的赞颂,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赞美和对皇帝权威的颂扬。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朴素的语言,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历史发展的历程。首先,诗人提到了汉朝东部的稳定(汉东不执象),以及北方(河朔)的龙斗割据的景象,把当时的政治局势与汉朝的夏商周时期相比较。然后,诗人指出了混乱的夏时代渐渐平息,而唐朝的兴起是由奋庸之举所带来的。接着,诗人赞美了唐朝皇帝的威严和军队的气势,表达了对国力的赞赏。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在成皋见证了王业的伟大,以及唐朝的统治给天下带来的团结和和平。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作为曾孙,将接受天命而被封为诸侯的预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表达对唐朝的讴歌,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国家实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期许和对皇帝的崇敬。这首诗还体现了唐代文人士人的忠诚与爱国情怀。
“河朔方斗龙”出自唐代苏颋的《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shuò fāng dòu ló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