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上人东林禅居》是一首李颀创作的唐代诗词,诗人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禅居景象,并表达了对禅修、宁静和追求至道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草堂经常有空闲,常去拜访山上的僧人。我与群木相对,整天无一言。我心爱那流水,此地临近清源。含着山上的阳光,遮挡了松树外的村庄。孤峰隔绝了尘世的喧嚣,破碎的袈裟衣已经老旧不堪。禅房门口积着早晨的雪花,花龛中有黄昏的猿鸣。我念叨着守护田园的事情,十年来隐居在田园之间。在茅草下宽慰地推磨和汲水,岩石潭中尽情地展开讨论。想要洗去心头的烦躁,但无可言喻的至道却不可捉摸。只愿打开关锁,微微地继续存在。
诗意的核心在于表达诗人追求宁静独处、寻找至道的内心愿望。草堂的空闲时光使诗人能够与自然相对,与山上的僧人一起安静地度过,与群木相对,没有语言的交流。诗词中描绘的清源、阳光、雪花和猿鸣等景象都象征着宁静和纯粹。诗人通过隐居在田园中,沉浸在劳动和讨论之中,寻找平静和无尽的至道。然而,至道却是不可捉摸的,诗人想要深入探索,但不知道止境。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望,希望延续微小的存在,继续追求宁静和追求至道。
整首诗词充满了温馨、深沉和追求的情感。通过对禅居景象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诗词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安逸和向往的感觉。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呈现了自己内心的思考与感悟,使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追求的价值。这首诗词在诗人李颀的作品中独具特色,也被视为佳作之一。
“蔽亏松外村”出自唐代李颀的《无尽上人东林禅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kuī sōng wài c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