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都门柳色朝朝新,
念尔今为江上人。
穆陵关带清风远,
彭蠡湖连芳草春。
泊舟借问西林寺,
晓听猿声在山翠。
浔阳北望鸿雁回,
湓水东流客心醉。
须知圣代举贤良,
不使遗才滞一方。
应见鄱阳虎符守,
思归共指白云乡。
中文译文:
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经过都城,都门柳树的颜色每天都崭新,
想到你现在成为江上的人。
穆陵关隔着清风远在迢遥之处,
彭蠡湖连着美丽的草原春天。
停船借问西林寺,
黎明时分聆听山林的猿鸣,
望北方的浔阳,鸿雁归来,
湓水东流,我心陶醉。
应该知道在圣代,贤德的人被重用,
不会让才华留在局促的一方。
你应该见到鄱阳刘太守负责保护鄱阳洲,
共同向白云乡指点归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颀所作,诗人以送从弟游江淮为题材,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风景和山水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用柳色来表现柳树的翠绿之美,都门柳色朝朝新,意味着每天都有新的离别者,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离别之情每天都新鲜。
接着,诗人提到穆陵关和彭蠡湖,诗中描绘了穆陵关的风景远在天边,彭蠡湖和绵延的芳草形成了美丽的春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风景的向往之情。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情况的询问和向往,泊舟借问西林寺,晓听猿声在山翠,浔阳北望鸿雁回,湓水东流客心醉。诗人以自己的情感寄托,期望能够听到山林中的猿声,欣赏浔阳的美景,感受湓水的湍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之情。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贤良才士的期待,须知圣代举贤良,不使遗才滞一方。诗人希望那些有才华和品德的人能够得到重用,避免他们的才华被局限在狭小的地方。并提到鄱阳刘太守,表示他的职务是守护鄱阳,向往自己归乡的白云乡。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融合了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贤才的期待。以李颀擅长的妙语和巧妙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唐代人对家乡和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不使遗才滞一方”出自唐代李颀的《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shǐ yí cái zhì yī f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