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途中作》的中文译文如下: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
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
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
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
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
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游人途经江南的情景,表达了游人对离别和远方的思念之情。
诗词通过描绘景物的方式来表达游人的内心感受。首先,诗中描述了游人对岁月流逝的忧愁。游人很早就起床,开始行程,早起并遵循规定的路线。然而,路上的景物告诉他时间还很早,树叶还在落下,微弱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惊鸟和寒冷的动物也一起栖息和依靠。诗人感叹着霜和露的降临,还能听到天空中雁鸣的声音。
其次,诗中表达了游人对江南之美的向往。江南的景色渺茫闪现在他的心中,他遗憾无法与江南的美景继续相伴。他已经离开江南,面对离别和远方而愁苦。他对远方的思念也显露出来,思念远离的亲人和战袍。
最后,诗中表达了游人对守正节操和永远追求理想的决心。虽然游人的意愿和情感被离别和远方所割断,但他并不打算停下来。他坚定地表示,将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期待在明亮的节日归家。他宁愿不厌倦楚山上的道路,也不愿长久地关闭自己的家门。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表达了游人对离别和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游人坚定的意志和对未来的期待。
“永图岂劳止”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途中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ǒng tú qǐ láo zhǐ,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