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岘山的石潭旁边,湖岸上泥沙在早晨曲折地延绕。我试着垂下竹竿去钓鱼,结果却只钓到了一条鳊鱼。那美人慷慨地用金错片做成脍,精细地腌制了红鲜。因此我感谢陆内史,他送来的莼羹实是物有所值。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孟浩然在岘山游玩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他因为钓到的鱼不多而感到失落,但是一位美人用鳊鱼做成了美味的脍,孟浩然对她的慷慨表示感谢。通过这个小故事,诗人表达了对美食和友情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一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的欣赏。
赏析:
这首诗很简短,但却生动地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情感交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观和人情味,通过描述自己在岘山钓鱼的经历,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美好的环境中。
诗中的石潭和沙岸反映出自然景色的美,而作者钓到的鳊鱼和美人使用金错片腌制的脍则展示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此外,诗中还透露出友情的温暖,当美人用鳊鱼做成美食赠送给诗人时,诗人用感激之情向陆内史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整首诗以事实的描写为主,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简洁而又贴近实际。它通过一个小故事传达了诗人对美食和友情的关注和赞美,展示了孟浩然对生活中美好细节的敏感和欣赏。
“莼羹何足传”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岘潭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ún gēng hé zú chuá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