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张丞相登荆城楼,
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
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
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
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
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
译文:
陪伴张丞相登上荆城楼,
并寄给蓟州的张使君和浪泊戍主刘家。
蓟门在天的北边,铜柱在日的南端,
外出守卫声音遥远,放逐之法未曾宽容。
侧身轻轻依靠望远,牵手时莫相欢。
白玉无瑕疵,青松有岁寒。
府中的丞相楼,江上的使君滩。
兴致尽时回舟去,才知道行路困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和张丞相一同登上荆城楼,然后寄给蓟州的张使君和浪泊戍主刘家的诗。整首诗并不是直接赞美城楼或者景物,而是借登楼之际抒发诗人自己的心情。
诗的开头,诗人用“陪张丞相登荆城楼”,表达了自己和张丞相登楼的情景。然后提到“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可以看出他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寄给他们的,可能是表达自己与他们的身份和感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荆城楼和周围的环境。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给人一种庄严、辽阔的感觉。但是在这庄严的环境中,出守的官员声音却显得遥远,放逐之法也未曾宽容。这种对现实的描写,或许是诗人触动到了一些内心的困扰和不满。
然后诗人写道,“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表达了诗人和张丞相在登楼时的情景,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接下来的两句“白玉无瑕疵,青松有岁寒”,可以理解为对张丞相和使君的赞美。丞相府中的阁楼和江上的使君滩,都是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地方。
最后两句“兴致尽时回舟去,才知道行路困难”,是诗人对结束登楼之行的表达。回舟代表着返回原地的旅程,但是才发现行路难,可以理解为在诗人内心对人情世故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写了诗人和张丞相一同登楼的情景,然后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孤独和思考,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同时,诗中还透露了一些对丞相和使君的赞美和敬意。整首诗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也给读者一种思考和感受的空间。
“铜柱日南端”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óng zhù rì nán duā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