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是唐代孟浩然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描写登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述了洪府都督韩公是一个喜爱登山的襄士,常常去城西的岑山一带欣赏风景。诗的结构很有意味,岩石和潭水相映成趣,景色转深幽静。诗人将这幅美景与皇华一动的咏史情怀以及荆国的吟咏相联系,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景物的赞美。
诗中提到了旧径上的兰花不要剪,新堤上的柳树正要逐渐变得阴暗。砌墙旁边有怪异的奇石,沙滩上有闲适的鸟儿。诗中还描绘了远处的枫树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惋惜。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借给流水传递出去,希望能被懂得欣赏的人所倾听。诗末的两句则表达了对故友崔徐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文风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色,并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思念。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和故乡的追忆,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新堤柳欲阴”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dī liǔ yù y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