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诗以写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情感和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诗中描写了清晨的景色,松树苍翠,猿猴哀鸣,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将情感转移到怀念故乡的人和事。他心绪沉郁,忧愁几近绝望。他乘坐孤舟,经过巴山的雨雾,往返于旷野的阳台,感叹着离乡之苦。
诗人以水上过夜的经历,描写出江边芦苇白如雪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己颜容的老去。他悲哀地提起镜子,看着自己白发苍苍。诗人在早年研究丹药,学习方士的传授,但他所追求的长生之道却难以实现。
诗人在诗的结尾借着归还终南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名利的追求表达了自己的疑问。他对道书和炼药的信仰已经破灭,为什么还有人追求权势地位?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引出自己的情感,既有离别的凄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内心所感受到的无常与离别,以及对名利权势的看法。诗词兼具写景和抒情两种表达手法,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格。
“敝庐终南下”出自唐代岑参的《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lú zhōng nán xià,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