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胡僧歌
闻有胡僧在太白,
兰若去天三百尺。
一持楞伽入中峰,
世人难见但闻钟。
窗边锡杖解两虎,
床下钵盂藏一龙。
草衣不针复不线,
两耳垂肩眉覆面。
此僧年几那得知,
手种青松今十围。
心将流水同清净,
身与浮云无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识,
愿一见之何由得。
山中有僧人不知,
城里看山空黛色。
【中文译文】
听说太白山上有一位胡僧,
兰若真身飞升到了天上三百尺高处。
他手持《楞伽经》进入中峰,
世人很难亲眼见到他,只能听到他的钟声。
在窗边,他的拐杖解开了两只猛虎,
床下藏着一条龙和钵盂。
他穿草衣,既不用针又不用线,
两耳垂肩,眉毛遮住了脸。
这位僧人活了多少岁,谁知道呢?
他亲手种植的青松现在已经有十围高了。
他的心就像流水一样清净,
身体像浮云一样没有是非之心。
商山的老人曾经见过他,
但是我怎么能有机会一见他呢?
山中有一位僧人,我却不知道他在哪,
城里的人看到的只是空黛色的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了一位神秘的胡僧,他居住在太白山上。这位胡僧修行高深,可以飞升到天上三百尺高处。他手持《楞伽经》进入中峰修行,虽然世人很难亲眼见到他,但都能听到他的钟声。诗中描述了他的特点,他的锡杖能够解开两只猛虎,床下藏着一条龙和钵盂。他穿着草衣,却不用针线,两耳垂肩,眉毛覆盖着脸。这位胡僧的年龄无从得知,但他种植的青松已经有十围高了,显示了他的修行时间已经很长。诗人还描绘了胡僧的内心状态,他的心就像流水一样清净,身体则像浮云一样没有是非之心。诗人还表达了自己想见到这位胡僧的愿望,但却感到无从得知他的所在。最后一句以城里看山的人只能看到山的外貌,却无法进入山中,寓意着胡僧的神秘和高深修行境界。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神秘的胡僧,表现了诗人对修行的向往和对胡僧的敬仰之情。
“山中有僧人不知”出自唐代岑参的《太白胡僧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zhōng yǒu sēng rén bù zh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