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挽歌。这首诗歌是为了悼念唐玄宗时期的重要官员、仆射(射声部的官职)裴耀卿而作,表达了对裴耀卿的深切怀念和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盛德资邦杰,嘉谟作世程。
门瞻驷马贵,时仰八龙名。
罢市秦人送,还乡绛老迎。
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
五府瞻高位,三台丧大贤。
礼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
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
先时剑已没,陇树久苍然。
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
锦衣都未著,丹旐忽先飞。
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
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挽歌表达了对已故仆射裴耀卿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映照了唐代的政治和社会现实。诗中通过描写裴耀卿的功绩和声名,表达了他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在门下任职的重要性。"盛德资邦杰"、"嘉谟作世程"等词语赞美了他的品德和事业。"门瞻驷马贵,时仰八龙名"表达了裴耀卿受人景仰、受到重要官员尊敬的形象。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裴耀卿去世的悲痛之情,强调了他的功业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他的精神和影响仍然在。"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呼吁不要埋葬裴耀卿的官印,留给后人传承。"五府瞻高位,三台丧大贤"暗示了社会的流变和官员的离世,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礼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表现了对故人归葬故土的期盼,以及唐代时人常见的赐封土地的风俗。"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描绘了裴耀卿的气息已经消散,灵魂飞向京兆阡陌(阡陌,古代街巷的意象)。"先时剑已没,陇树久苍然"强调了裴耀卿早已过世,山林的景物依然不变,对光阴流转的无情感叹。
最后两句"锦衣都未著,丹旐忽先飞。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突出了裴耀卿英年早逝的悲剧,未能享受富贵,就像锦衣还没来得及穿上,丹旐(官帽)却已飘飞。悲笳吹响,感叹裴耀卿在秦塞(边塞)的离世,以及悲痛的情感蔓延到帝畿之地。"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则表达了远在九原(地名)上的人们,渐渐感觉到悼念之情的稀少,凸显了时间对人事的冲淡和淡漠。
整首诗以悼念裴耀卿为中心,通过对他生平事迹和去世状况的描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现实和人生离别的无奈。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情感与时局的变迁融为一体,展示了挽歌诗的典范之作。
“礼容还故绛”出自唐代岑参的《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ǐ róng hái gù jià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