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乡王釜厅壁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中文译文:
题新乡王的釜厅壁
怜悯君守一个排长,家中经济又清贫。
供给不够吃的禄米,俸钱又给别人。
城头上的苏门树,陌上的黎阳尘。
我们不是旧时的相识,声音却是同心的亲近。
诗意:
这首诗以新乡王(官职为釜厅的官员)为切入点,描绘了他普通的官职、清贫的生活以及他将俸钱供给其他人的情景。诗意表达出对新乡王的同情和赞赏,以及对他的声音与心灵的亲近,尽管彼此并非旧交。
赏析:
岑参在这首诗中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一个普通官员家中的艰辛和清贫。他以怜悯之情来描述新乡王守一尉这个普通的军职,家中的经济状况也是贫困的,尽管有一点俸禄,但供给不足。然而,他却并不吝啬,将俸钱供给他人。诗中出现的城头的苏门树和陌上的黎阳尘,是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也暗示了新乡王的平凡。最后两句表达出作者和新乡王之间的情感联系,虽然并非旧交,但彼此的声音相同,心灵相通。整首诗以朴实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普通人的伟大情怀,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深深的共鸣和亲近,也让人思考生活中那些不被赞扬的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价值。
“陌上黎阳尘”出自唐代岑参的《题新乡王釜厅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shàng lí yáng ché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