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镜寺》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讲述了诗人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前往法镜寺的经历,感叹自己身临绝境、山行艰难,同时描绘了法镜寺的景色。
诗人身体虚弱,却勉强前往他处,承受了很大的劳苦。他内心感到痛苦,山行艰辛,到达崖寺时更加忧伤。崖寺清雅如碧玉,幽静而古老。山上的水汇聚成涓涓细流,细雨从松林中飘扬而下。云雾散开,清晨初日渐渐显露出来。屋檐的琉璃瓦半遮半掩,窗户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诗人扶着拐杖,竟然忘记了自己以前曾经说过的话,已经步入了午后的亭台。虽然前途渺茫,但他相信自己的内心会像黄鹂的鸣叫一样,告诉自己何去何从,然而那条通向法镜寺的小径却已经找不到了。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危途穷,但仍然奋发前行的精神,同时通过描写法镜寺的婉约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慨。诗中的法镜寺充满了古朴和神秘感,与诗人内心的忧伤相呼应。诗人身临绝境,但面对困境仍然坚定不移,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出路,尽管现实可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整首诗以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为基调,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叹。
“萧摵寒箨聚”出自唐代杜甫的《法镜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shè hán tuò jù,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