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溪水暴涨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归家和思乡的渴望。
诗中的溪水原本只有一尺多深,但在秋夏季节却突然泛溢,涨得非常高。水中的白石都能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看到水中有车辆经过。这种景象让蛟龙等水生动物也感到困窘,更何况是鳖和鱼呢。
诗的第二部分描写了天渐渐黑下来,杜甫要回家了,但回去的路很难走。马嘶声还未响起,前方已经有深深的泥坑堵住了去路。他看到屋东的麻布散乱在地上,床上的书也乱七八糟。没想到远处的山上突然下起了雨,夜晚又会是怎样呢。
最后一部分表达了作者长期游历在外的心情。无论在城市还是村落,晚上休息的时候,他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使他意识到,长期离家的旅行者,始终会思念自己的家。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溪涨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诗中的意象生动,用词简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马嘶未敢动”出自唐代杜甫的《溪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ǎ sī wèi gǎn dò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