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曝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以冬日的阳光照射在西阁上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诗中,诗人描述了冬天的阳光透过西阁的窗户照射进来,自己身心疲乏,负债累累,感到颛顼、羲和的美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微不足道。然而,阳光的温暖仍然能够治愈诗人的心灵,使他感到它象征着深刻的仁爱。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逐渐衰老,身体已经虚弱不堪,容易生病。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流离失所的感觉,他把自己比作山顶上的猿猴和鹤,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他感叹人生的快速流逝,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世界的痛苦和对时光逝去的感触。最后,他询问自己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还要忧虑世事,心力不堪,显示出对世事无奈和对人生的无常感到困扰。
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意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冬日阳光的照耀和自己的衰老之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世事的无奈和悲凉。整首诗以诗人的感叹和疲惫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逝去的感慨。
“用知苦聚散”出自唐代杜甫的《西阁曝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òng zhī kǔ jù sà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