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翰林张四学士》是杜甫的一首诗,描述了翰林学士张四以才华秀出,受到社会重视和赞赏,但最终仍然是孤独漂泊的生活。
诗中提到了翰林逼华盖,表示张四的才华出众,有望得到高官厚禄。然而,面对权力和名利,他依然保持着鲸力破沧溟的自强精神,不为外物所动。
接着诗中出现了张四被封为翰林学士以及张公子的称号,可以看出他的学问和才华受到皇帝和宫中的赏识与重视。他在宫中的拾翠殿中赋诗,与宫中的汉客星一同饮酒观云亭,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的描述,表示他被封赏的荣耀和奖励,如同皇帝的紫诏和经书一般重要。他身上佩戴着金带,象征着特别的恩宠,同时也被赏赐了荔枝青,表示皇帝对他的喜爱和重视。
然而,尽管他受到这么多的宠爱和赞赏,他还是感到孤独和无奈。他不能随着高凤(指宫中的仙鹤)飞翔,只能孤独地流泪。他的一生注定像春草一样飘摇不定,老去之后仍然是独自漂泊。
最后两句表示如果回忆起曾经在山阳会上悲歌的情景,听起来就更加凄凉。整首诗描绘了翰林学士张四的孤独和漂泊,表达出作者对命运无常和人生苦难的思考与感叹。
“悲歌在一听”出自唐代杜甫的《赠翰林张四学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ēi gē zài yī tī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