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落日已侧身赏析

清秋落日已侧身朗读

《呀鹘行》是一首写病鹘的诗,作者杜甫以病鹘为喻,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与失意。

诗中描绘了病鹘飞行时的情景,它孤独地翱翔于天空,被尘世间丑陋景象所困扰。每当夜幕降临时,病鹘就以衰落的柳树作为栖身之所。

诗人将描绘的焦点转向了秋日的落日,病鹘在秋日的阳光下已经变得有些侧身飞行,仿佛它忘记了要去追逐南飞的大雁,反而误以为是鸦雀归巢。

然而,诗人接着描述了病鹘的形态。病鹘虽然精神旺盛,脑袋晃动时桀骜不让,但翅膀松散稀疏,身上的羽毛也已变得无法辨识。它曾经的威武雄壮与华丽才华已经迷失在以前那只黑色的老鹰之中。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风浪、山影和冬季的逼近,以及动物世界中的龙虎蛇熊的变化。他想到自己,认为自己此时也处在重重困境之中,感到寂寞与失意。作者念及此境,意犹未尽,情绪激荡,难以追求理想,表达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总体而言,《呀鹘行》以病鹘为寄托,折射出杜甫自己的境遇和情感体验。通过诗中的景象描写和抒发,呈现出病鹘的孤独和深情,也折射出杜甫的孤寂和失意,深化了诗的内涵和意义。

下载名句
(0)
名句归类:哲理
相关名句: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