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停襄邑杼赏析

女停襄邑杼朗读

《送邹判官往陈留》是唐代张继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齐宋两国频繁交战的景象,以及因战争而导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人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并希望能够有贤明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使得社会能够恢复安定与繁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邹判官往陈留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乱频繁的齐宋边境地区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和困境。诗中提到了女子停止了织布,农民放弃了耕种,说明了战争对于社会经济的破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希望能够有贤明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使得社会能够恢复安定与繁荣。

诗中的“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描绘了邹判官出使的场景,显示了他的重要身份和受到的礼遇。而“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则表达了邹判官的仁德和对于人民的关怀。他不仅对于君主忠诚,而且对于百姓也十分关心,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最后两句“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战火虽然已经烧过,但是战乱的影响仍然存在,社会仍然不够安定。诗人希望能够有贤明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解决社会问题,使得国家能够恢复安宁与繁荣。最后一句“一问鲁诸生”则是对于鲁国学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良策。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社会动荡,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对于贤明统治者和智者的期望。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社会和国家的思考和关怀,展现了他对于和平与安定的向往。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