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柯翻译及注释
翻译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近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
注释
1.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
2.匪:同“非”。克:能。
3.取:通“娶”。
4.则:原则、方法。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5.觏(gòu):通“遘”,遇见。
6.笾(biān)豆有践: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
伐柯鉴赏
《国风·豳风·伐柯》是首男子新婚燕尔时所唱的歌,描述了他婚姻的美满。首章明白告诉读者:媒妁是使两人好合的人。男女双方的结合,要有媒人从中料理,婚姻才得以成功。作者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其道理就像做个斧柄那样简单明白,兴中有比,比喻浅显易懂。
诗的第二章赞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赞其年轻貌美,二不言其和顺温柔,独独说“笾豆有践”,赞赏其善于料理祭祀宴飨事宜。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男子很兴奋地看到,他的新婚妻子料理宴席祭祀有经验。封建社会里,娶妻是以祖宗“血食”、延绵家族为目的,因而理想的女人不是貌美、健康,能生儿育女,而是能够辅佐宴飨祭祀。“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国风·唐风·椒聊》)暗示这位女子的外貌,是一个多子多孙的美女子。
诗中的男主人公满心欢喜因为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他郑重提出“笾豆有践”这一点并因此而满心欢喜,宣布其婚姻的美满。认为只有懂得笾豆之事,才真正“宜其室家”。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封建的伦理观念、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婚姻生活中,成为衡量爱情是否美满的准则了。
此诗从语义上分析,有两重意义,一是文本的表层语义,二是作为引申隐喻的深层语义。
从文本语义来说,《伐柯》以砍伐一支合适的斧头柄子作比喻,说男子找一个心目中的妻子,如斧头找一支合适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亲礼等基本的安排。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绪的兴奋,都凝聚在这首自得自悦的欢歌中。在古代诗歌中,常以谐音示意。“斧”字谐“夫”字,柄子配斧头,喻妻子配丈夫。诗中所说“匪媒不得”“笾豆有践”,也是具体地写出古时娶妻的过程:媒人两家介绍牵线,最后双方同意,办了隆重的迎亲礼仪,妻子过门来。这是中国古代喜庆民俗的场景,也表示中国人对婚姻大事的严肃重视。
从引伸隐喻义来说,重点落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两句诗上。此处的伐柯,已经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样狭义的比喻,而是广义地比喻两种事物的协调关系:砍伐树枝做斧头柄,有斧与柄的协调关系;做其他事情,也有两方面的协调关系。要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头,那就不能背离基本的原则方法(“其则不远”)。如果砍下的枝条歪七扭八,过粗或过细,都不能插进斧头眼中,成为适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那么,协调一件事物或一种活动的双方,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从具象的斧与柄的关系,上升到抽象的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个比喻就有了广泛的意蕴,启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按一定原则才能协调。后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表示有原则的协调关系,来引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就是从广义的比喻性来理解这两句诗的。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一方面强调“匪斧不克”、“匪媒不得”,因为运动变化需要一个中介,所谓“自内出者无匹不行”,或如阳明子所言“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心外求理,“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自身,外面的中介只是“应”,“感”才是运动变化的主宰,或云“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整首诗是在阐述《易传》“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前半部分说“无平不陂”,后半部分说“无往不复”。
此诗歌者采取了设问的方式,从最浅显的比喻入手,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把娶妻必须行媒的道理说得很明确、很具体,给人一种不可置疑的印象。诗意单纯明朗,语言朴素自然。在一问一答的陈述中,歌者那喜形于色的情态也跃然纸上。由于此诗说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再加上“伐柯”的比喻朴素明朗,浅显易懂,后世遂以“伐柯”“伐柯人”称作媒人,称替人做媒为“作伐”“伐柯”“执柯”。
伐柯创作背景
从此诗字面意思来看,这是一首迎亲之歌。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形成时期。许嘉璐就曾经在《先秦婚姻说略》中将这一时期称为婚姻问题的“过渡阶段”。周公制礼,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倍受重视,同样被纳入了礼的范畴,确立了聘娶婚的核心体制。“媒氏”也成为专门的官职,掌管“万民之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借助权利途径进入百姓生活,并形成定式影响后人的婚姻生活。《礼记·郊特牲》:“夫昏礼,万世之始也。”着重强调经过漫长原始社会时期演化而形成的婚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永恒存在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聘娶婚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婚姻制度,逐渐占据了社会婚姻的主导地位,成为当时婚姻形制的主流。
媒妁在聘娶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完成一桩婚姻,必须履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礼记·昏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媒妁的穿针引线。“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据《说文解字》:媒,谋也,谋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也。这里“谋合二姓”,就是“合二姓之好”,帮助两姓男女缔结婚姻;“斟酌”,就有权衡利弊、择善而定之意。许慎的解释将“媒”“妁”两相互补,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媒妁”作为专用名词的语源。聘娶婚有三个要素:首先就是媒妁之言,二是父母之命,三是纳币。于是《礼记·曲礼》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媒氏下通其言”,女家“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这是当时社会婚姻活动所普遍遵循的准则。通过媒妁的沟通获得父母同意后,才能形成双方的婚约。
以上是《国风·豳风·伐柯》这首诗所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
伐柯翻譯及注釋
翻譯
怎麽砍伐斧子柄?沒有斧子砍不成。怎麽迎娶那妻子?沒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這個規則在近前。要想見那姑娘麵,擺好食具設酒宴。
注釋
1.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說文解字》:柯,斧柄也;伐,擊也,從人,持戈。
2.匪:同“非”。克:能。
3.取:通“娶”。
4.則:原則、方法。此處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5.覯(gòu):通“遘”,遇見。
6.籩(biān)豆有踐:在古時家庭或社會舉辦盛大喜慶活動時,用籩豆等器皿,放滿食品,整齊地排列於活動場所,叫做籩豆有踐。此處指迎親禮儀有條不紊。籩,竹編禮器,盛果脯用。豆,木製、金屬製或陶製的器皿,盛放醃製食物、醬類。
伐柯鑒賞
《國風·豳風·伐柯》是首男子新婚燕爾時所唱的歌,描述了他婚姻的美滿。首章明白告訴讀者:媒妁是使兩人好合的人。男女雙方的結合,要有媒人從中料理,婚姻才得以成功。作者說得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其道理就像做個斧柄那樣簡單明白,興中有比,比喻淺顯易懂。
詩的第二章讚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讚其年輕貌美,二不言其和順溫柔,獨獨說“籩豆有踐”,讚賞其善於料理祭祀宴饗事宜。這是很值得注意的。
“我覯之子,籩豆有踐”,男子很興奮地看到,他的新婚妻子料理宴席祭祀有經驗。封建社會裏,娶妻是以祖宗“血食”、延綿家族為目的,因而理想的女人不是貌美、健康,能生兒育女,而是能夠輔佐宴饗祭祀。“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椒聊之實,蕃衍盈掬。”(《國風·唐風·椒聊》)暗示這位女子的外貌,是一個多子多孫的美女子。
詩中的男主人公滿心歡喜因為娶這樣的女子為妻。他鄭重提出“籩豆有踐”這一點並因此而滿心歡喜,宣布其婚姻的美滿。認為隻有懂得籩豆之事,才真正“宜其室家”。這些都從側麵反映出了封建的倫理觀念、宗法觀念已經滲透到婚姻生活中,成為衡量愛情是否美滿的準則了。
此詩從語義上分析,有兩重意義,一是文本的表層語義,二是作為引申隱喻的深層語義。
從文本語義來說,《伐柯》以砍伐一支合適的斧頭柄子作比喻,說男子找一個心目中的妻子,如斧頭找一支合適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親禮等基本的安排。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緒的興奮,都凝聚在這首自得自悅的歡歌中。在古代詩歌中,常以諧音示意。“斧”字諧“夫”字,柄子配斧頭,喻妻子配丈夫。詩中所說“匪媒不得”“籩豆有踐”,也是具體地寫出古時娶妻的過程:媒人兩家介紹牽線,最後雙方同意,辦了隆重的迎親禮儀,妻子過門來。這是中國古代喜慶民俗的場景,也表示中國人對婚姻大事的嚴肅重視。
從引伸隱喻義來說,重點落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這兩句詩上。此處的伐柯,已經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樣狹義的比喻,而是廣義地比喻兩種事物的協調關係:砍伐樹枝做斧頭柄,有斧與柄的協調關係;做其他事情,也有兩方麵的協調關係。要協調兩方麵的關係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頭,那就不能背離基本的原則方法(“其則不遠”)。如果砍下的枝條歪七扭八,過粗或過細,都不能插進斧頭眼中,成為適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則、方法。那麽,協調一件事物或一種活動的雙方,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則、方法。從具象的斧與柄的關係,上升到抽象的一體兩麵的關係,這個比喻就有了廣泛的意蘊,啟示了一個事物發展的共同規律:按一定原則才能協調。後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來表示有原則的協調關係,來引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活動,就是從廣義的比喻性來理解這兩句詩的。
這首詩還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思想:一方麵強調“匪斧不克”、“匪媒不得”,因為運動變化需要一個中介,所謂“自內出者無匹不行”,或如陽明子所言“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另一方麵又主張不能心外求理,“伐柯伐柯,其則不遠”,運動變化的根源在於自身,外麵的中介隻是“應”,“感”才是運動變化的主宰,或雲“自外至者無主不止”。整首詩是在闡述《易傳》“無平不陂,無往不複”的道理,前半部分說“無平不陂”,後半部分說“無往不複”。
此詩歌者采取了設問的方式,從最淺顯的比喻入手,言簡意賅,形象鮮明,把娶妻必須行媒的道理說得很明確、很具體,給人一種不可置疑的印象。詩意單純明朗,語言樸素自然。在一問一答的陳述中,歌者那喜形於色的情態也躍然紙上。由於此詩說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再加上“伐柯”的比喻樸素明朗,淺顯易懂,後世遂以“伐柯”“伐柯人”稱作媒人,稱替人做媒為“作伐”“伐柯”“執柯”。
伐柯創作背景
從此詩字麵意思來看,這是一首迎親之歌。先秦時代是中國傳統婚姻文化的形成時期。許嘉璐就曾經在《先秦婚姻說略》中將這一時期稱為婚姻問題的“過渡階段”。周公製禮,用以規範人們的行為。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礎,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自然倍受重視,同樣被納入了禮的範疇,確立了聘娶婚的核心體製。“媒氏”也成為專門的官職,掌管“萬民之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開始借助權利途徑進入百姓生活,並形成定式影響後人的婚姻生活。《禮記·郊特牲》:“夫昏禮,萬世之始也。”著重強調經過漫長原始社會時期演化而形成的婚姻,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永恒存在的。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演變,聘娶婚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接受的婚姻製度,逐漸占據了社會婚姻的主導地位,成為當時婚姻形製的主流。
媒妁在聘娶婚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完成一樁婚姻,必須履行“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禮記·昏義》)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媒妁的穿針引線。“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禮記·昏義》)據《說文解字》:媒,謀也,謀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也。這裏“謀合二姓”,就是“合二姓之好”,幫助兩姓男女締結婚姻;“斟酌”,就有權衡利弊、擇善而定之意。許慎的解釋將“媒”“妁”兩相互補,比較全麵地揭示了“媒妁”作為專用名詞的語源。聘娶婚有三個要素:首先就是媒妁之言,二是父母之命,三是納幣。於是《禮記·曲禮》說“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儀禮·士昏禮注》:“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媒氏下通其言”,女家“許之,乃後使人納其采擇之禮”。這是當時社會婚姻活動所普遍遵循的準則。通過媒妁的溝通獲得父母同意後,才能形成雙方的婚約。
以上是《國風·豳風·伐柯》這首詩所產生的社會時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