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戴叔伦创作的《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人字口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
流年忽复新,上国杳未到。
回车不自识,君定送何人。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戴叔伦奉命担任推事使,追赴抚州辨案的情景。诗人觉得岁除之日,一年又过去了,而自己的使命却仍未完成,还未到达目的地。诗人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周围的景色已经变得陌生,回程的路上不自觉地迷失了方向。诗人向同行的朋友询问,不知道他们将要把他送到何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回程途中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迷茫和焦虑的情绪。诗人以岁除之日为背景,通过对时间的感知,强调了使命未完成的紧迫感。诗中的"上国"指的是目的地,杳未到则暗示了距离遥远,使诗人感到无从抵达的困惑。回程时的迷失和不自识,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迷茫。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心理状态,通过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戴叔伦在使命未完成时的无奈和焦虑。这首诗抓住了时空的变化和人情的复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上国杳未到”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人字口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guó yǎo wèi dào,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