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但是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
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客观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知道别人的过失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下错了一步棋,人们都看得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注释
(1)弈:下棋。所:处所,住的地方。
(2)数(shuò):屡次。
(3)嗤(chī)其失算:讥笑他谋划不当。 嗤:讥笑。
(4)辄欲易置之:就想替换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变易取代。
(5)逮(dài):及,赶上。
(6)顷之:过一会儿。
(7)对局:下棋。局,棋盘。下棋一次叫一局。
(8)易之:(轻视它)认为它很容易。
(9)甫:刚刚。
(10)先手:下棋时主动形势。
(11)益苦:更加艰苦。意思是难于想出招数。
(12)竟局数(shǔ)之:终盘计算棋子(以定胜负情况)。竟,完了。
(13)赧(nǎn)甚:很惭愧。赧,羞愧脸红。
(14)学者:求学的人。
(15)訾(zǐ):诋毁。
(16)居:相处。
(17)固:本来。
(18)易地:彼此交换地位。
(19)平心而度(duó):心平气和的、冷静的推测,估计。
(20)果:真。
(21)不暇:没时间,忙不过来。
(22)优劣:(棋艺)高低。定:定准,公认的准则。
(23)一着(zhāo):走一步棋。
(24)护前:回护以前的错误,泛指护短。《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
(25)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赞成自以为正确的,反对自以为不正确的。
(26)无孔子:意思是没有大智的圣人。
(27)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28)失:意思是表面看来是错误。得:意思是道理正确。
(29)无有已时:没完没了。
(30)曾(zēng)观弈者之不若已:简直连看棋的人都赶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
该文选自《潜研堂集》。弈喻,即用下棋打比方,借下棋的事情讲道理。
以弈为喻,并不少见,如“世事如棋”、“常恨人生不如棋”等等,孟子也曾以弈为喻,指出“不专心致志不得也。”但是钱大昕的《弈喻》一文更能引起读者深入的思索。
该文第一自然段生动简洁地叙述了一次观弈、对弈的经历。观弈时,作者对客是“嗤其失算”、“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已”;对弈时却是数子先失,中盘苦思冥想,终局惨败。最后落得个“赧甚,不能出一言”的结果。观弈和对弈时,作者对自己和对客人的棋技判断差距如此之大,这引起了作者的深思。“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默坐”正是作者弈败后冷静反思的表现。
由此引出第二段发人深省的议论。以“弈”喻“学”,提出学者应辩证客观地看问题,要像下棋一样,多从对方的角度看,冷静地思考问题。这一段首先列举“今之学者”不正确的治学态度。“多訾(非议、毁谤)古人之失”,“乐称今人失”、“多訾”、“乐称”,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的学者的浮躁情态。然后提出作者的主张,看问题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
第三段,扣住弈棋情况深入一层议论,指出下棋的好坏有标准,大家能评判。事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各人都认为自己正确,是非标准就难定了。“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由此,作者指出:别人的短处,可能正是自己的长处;而自认为没有短处,却正是最大的短处,于人于己,都应当正确对待、全面评价,所以绝不应该彼此嗤笑。
该文的弈喻,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观他人之失易,观自己之失难,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事物的哲理。全文依事取警,抽象事理,短小精悍,议论风生,能给读者以许多教益。
“多訾古人之失”出自清代钱大昕的《弈喻》,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duō zī gǔ rén zhī sh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