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傍少年(一作汉宫少年行)》是唐代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描写了一个生长在边境城市的少年,出身于将军世家,从小就接触弓马,有着勇敢的心志。在阴山下独自狩猎时,偶然遭遇匈奴人,但他曾经俘虏射雕的勇士。因为这个壮举,他的名字被列入了壮士籍。诗人请求诗中的壮士少相借助,以便能够一同建功立业。
译文:
生长在城边傍,出身使弓马。
少年有勇气,独自在阴山下狩猎。
偶然与匈奴相遇,曾俘虏射雕的勇士。
名字被列入壮士录,请求你少壮相助。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敢于向匈奴挑战的少年的赞赏和敬佩。少年在边境成长,善于驾驭弓箭,有着勇气和决心。与匈奴勇士相遇,并成功俘虏射雕的勇士,使得他的名字被记录在壮士录中。诗人认为这个少年有着很高的潜力和成就,因此请求他给予自己一点帮助。整首诗颂扬了少年的勇气和胆识,显示了唐代时期将壮勇视为美德的价值观念。
“偶与匈奴逢”出自唐代李益的《城傍少年(一作汉宫少年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ǒu yǔ xiōng nú fé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