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舍人竹楼翻译及注释
翻译
傲然不群的官吏悠闲地笑着面对那些皇戚权贵,在西边的江岸伐取竹子,盖起高楼。
清爽的南风自然地吹来,而不用蒲葵扇子扇、那戴着凉帽的人对着水鸥,悠然地睡觉。
注释
⑴王舍人: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⑵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
⑶西江:泛指江西一带,其地多竹。起:建造。高楼:指竹楼。
⑷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
⑸纱帽:夏季的凉帽。闲眠:悠闲地午睡。水鸥:即鸥鸟。
寄王舍人竹楼赏析
这首诗题为“寄王舍人竹楼”,实际上借对王舍人“竹楼”的赞美,表现了作者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的起句“傲吏身闲笑五侯”,所谓“傲吏”,大约指的是那位“王舍人”,他既然身己为“吏”,却丝毫没有俗务缠身,更着不起那些气焰熏天、炙手可热的“五侯”,其生活情趣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如晋郭璞《游仙》诗说:“漆园有傲吏。”这里将王舍人比喻成庄子。接下来,作者紧扣诗题,写王舍人的“竹楼”。这里作者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西江取竹”。西江历来为产竹之地,而竹却又被视为“岁寒三友”之一,既“直”又有“节”,所以作者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却是在写这位“傲吏”的品格。其二,“起高楼”。本来,以竹为楼,不可能搭得很高,但作者特意拈出“高”字,一下仅能进一步暗示这位“傲吏”非同一般,同时也为下文的“南风”徐来打好了基础。
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在写竹楼内的生活,实际上仍在写这位“傲吏”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南风不用蒲葵扇”,一是说 “傲吏”在竹楼上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南风,其悠然自得、无争无竞的心情显而易见;另外,它还隐隐借用了“南凤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之句,巧妙地说明只要沐浴王风,宣扬教化,自然可以使所治之民安居乐业,无需多费精神,碌碌多劳。而“纱帽闲眠对水鸥”句,则更进一步写出这位“傲吏”的心态:他头戴“纱帽”,悠然地对着水鸥入睡。此处的纱帽,是指平民和官吏均可戴的凉帽,与后世的“乌纱帽”即官帽不同。纱帽作为官帽,那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唐宋人诗里,纱帽则多指夏季戴的轻便帽子,官民皆可戴。如白居易《夏日作》诗:“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水鸥”在这里可能暗用了典故,据《列子》记载,从前有人在水边每日与鸥鸟为戏,鸥鸟飞临其身而不惊怕。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也用这个典故。当然,此处说他没有用典也是可以的,水鸥在水边自由自在,悠然起飞,与王舍人与世无争的心境正相契合。用典而使人不觉其用典,正是诗家推崇的一种入化的境界。诗人对王舍人的生活情趣及他的竹楼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也就等于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他不仅是这位“傲吏”的知音,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向往这种生活。
这首诗运用了一些典故,对丰富诗歌的内涵、深化诗歌的主题,具有明显的作用。全诗意蕴丰美,耐人寻味。
寄王舍人竹楼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作者任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刺史时,从题目可知这篇作品是写王舍人竹楼的一首赠诗。
寄王舍人竹樓翻譯及注釋
翻譯
傲然不群的官吏悠閑地笑著麵對那些皇戚權貴,在西邊的江岸伐取竹子,蓋起高樓。
清爽的南風自然地吹來,而不用蒲葵扇子扇、那戴著涼帽的人對著水鷗,悠然地睡覺。
注釋
⑴王舍人: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⑵傲吏: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後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裏泛指達官顯貴。
⑶西江:泛指江西一帶,其地多竹。起:建造。高樓:指竹樓。
⑷蒲葵扇:用蒲葵葉製成的扇,俗稱蒲扇。
⑸紗帽:夏季的涼帽。閑眠:悠閑地午睡。水鷗:即鷗鳥。
寄王舍人竹樓賞析
這首詩題為“寄王舍人竹樓”,實際上借對王舍人“竹樓”的讚美,表現了作者蔑視功名、閑適自得的生活態度。
詩的起句“傲吏身閑笑五侯”,所謂“傲吏”,大約指的是那位“王舍人”,他既然身己為“吏”,卻絲毫沒有俗務纏身,更著不起那些氣焰熏天、炙手可熱的“五侯”,其生活情趣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戰國時期的莊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過漆園小吏,楚威王欲拜他為相,被他拒絕了。後世遂稱他為傲吏,如晉郭璞《遊仙》詩說:“漆園有傲吏。”這裏將王舍人比喻成莊子。接下來,作者緊扣詩題,寫王舍人的“竹樓”。這裏作者著重強調了兩點:其一,“西江取竹”。西江曆來為產竹之地,而竹卻又被視為“歲寒三友”之一,既“直”又有“節”,所以作者表麵上是寫竹,實際上卻是在寫這位“傲吏”的品格。其二,“起高樓”。本來,以竹為樓,不可能搭得很高,但作者特意拈出“高”字,一下僅能進一步暗示這位“傲吏”非同一般,同時也為下文的“南風”徐來打好了基礎。
詩的後兩句表麵上是在寫竹樓內的生活,實際上仍在寫這位“傲吏”蔑視功名、閑適自得的人生態度。“南風不用蒲葵扇”,一是說 “傲吏”在竹樓上享受著徐徐吹來的南風,其悠然自得、無爭無競的心情顯而易見;另外,它還隱隱借用了“南鳳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之句,巧妙地說明隻要沐浴王風,宣揚教化,自然可以使所治之民安居樂業,無需多費精神,碌碌多勞。而“紗帽閑眠對水鷗”句,則更進一步寫出這位“傲吏”的心態:他頭戴“紗帽”,悠然地對著水鷗入睡。此處的紗帽,是指平民和官吏均可戴的涼帽,與後世的“烏紗帽”即官帽不同。紗帽作為官帽,那是明代以後的事情。唐宋人詩裏,紗帽則多指夏季戴的輕便帽子,官民皆可戴。如白居易《夏日作》詩:“葛衣疏且單,紗帽輕複寬,一衣與一帽,可以過炎天。”“水鷗”在這裏可能暗用了典故,據《列子》記載,從前有人在水邊每日與鷗鳥為戲,鷗鳥飛臨其身而不驚怕。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白鷗沒浩蕩,萬裏誰能馴?”也用這個典故。當然,此處說他沒有用典也是可以的,水鷗在水邊自由自在,悠然起飛,與王舍人與世無爭的心境正相契合。用典而使人不覺其用典,正是詩家推崇的一種入化的境界。詩人對王舍人的生活情趣及他的竹樓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也就等於表白了自己的心跡:他不僅是這位“傲吏”的知音,而且無時無刻不在向往這種生活。
這首詩運用了一些典故,對豐富詩歌的內涵、深化詩歌的主題,具有明顯的作用。全詩意蘊豐美,耐人尋味。
寄王舍人竹樓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曆(766—779)年間作者任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刺史時,從題目可知這篇作品是寫王舍人竹樓的一首贈詩。
“纱帽闲眠对水鸥”出自唐代李嘉祐的《寄王舍人竹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 mào xián mián duì shuǐ ōu,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