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山修下元斋咏》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于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人在何处,
松桧深冥冥。
西峰望紫云,
知处安期生。
沐浴溪水暧,
新衣礼仙名。
脱屐入静堂,
绕像随礼行。
碧纱笼寒灯,
长幡缀金铃。
林下听法人,
起坐枯叶声。
启奏修律仪,
天曙山鸟鸣。
分行布菅茅,
列坐满中庭。
持斋候撞钟,
玉函散宝经。
焚香开卷时,
照耀金室明。
投简石洞深,
称过上帝灵。
学道能苦心,
自古无不成。
中文译文:
深山中的幽人在何处,
松树和柏树深深蔽日。
西峰眺望着紫云,
知道幽居之地是安期生。
在溪水中沐浴暖暖的水,
穿上新衣,礼拜仙人的名字。
脱下鞋子进入静谧的房间,
绕着佛像行礼。
碧纱笼罩着寒冷的灯光,
长幡上挂满了金铃。
在林子里倾听法师的讲解,
起坐间传来干枯的叶子声音。
启奏修行的规矩仪式,
天曙时分山鸟鸣叫。
分行布置茅草席,
庭院里排列满座。
持斋等待撞钟声,
玉函里散发出宝经的香气。
烧香时,书卷照亮金屋,
璀璨明亮。
投递简短的文稿到深深的石洞,
称颂上帝之神灵。
学习道法需要付出辛勤的心血,
自古以来没有不成功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深山中修行的幽人的生活场景。幽人远离喧嚣的尘世,沉浸在静谧的自然之中。他在清晨的山谷中洗浴,换上新衣,以虔诚的心敬拜仙人。他脱下鞋子,进入静谧的房间,围绕佛像行礼。在这个虔诚而宁静的环境中,他点燃碧纱灯,挂上长幡,陪伴着幽静的金铃声。
幽人在林子里倾听法师的讲解,那是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周围传来枯叶的沙沙声。清晨的天曙时分,山鸟的鸣叫声响彻山谷,为修行者带来清新的气息。
诗中还描述了修行者进行仪式和学习的场景。他们分行布置茅草席,坐满庭院,等待撞钟声来临。撞钟声是修行者开始斋戒的信号,而斋戒则是为了心灵的净化和集中。他们手持斋食等待,玉函中的宝经散发出香气。当他们点燃香烛,翻开经卷时,金屋被明亮的光芒照亮。
最后,诗人提到修行者将自己的简短文稿投递到深深的石洞中,以向上帝表达敬意和赞颂。他们相信,通过刻苦学习和修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整首诗以平和宁静的气息描绘了修行者的生活场景,强调了修行者追求宁静与内心净化的精神追求。通过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及虔诚的仪式和学习,修行者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寻求心灵的升华和成就。
这首诗词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修行与精神追求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于宁静、自然和内心净化的渴望。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带领读者进入修行者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宁静与奉献。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者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于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信念。
“投简石洞深”出自唐代于鹄的《宿西山修下元斋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óu jiǎn shí dòng shē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