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发源于桐柏,山东飞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息;淝水发源于该侧,
不能千里方圆百里进入淮河流。
寿州安丰县有属,
唐德宗贞元时期县人董仲舒召南隐居行义在其中。
刺史不能推荐,
天子不知道名字的声音。
爵位俸禄不到门,门外只有吏,
天来征收租赋勒索钱财。
啊董生朝出耕夜回读古人的书,
整天不能呼吸。
或山而我,有的水而捕鱼。
进入厨房准备美味的食物,
上堂请安。
父母不因,妻子不吱吱。
啊董生孝慈祥,
人不认识,只有天翁知道,生祥下瑞没有机遇。
家有狗乳出去寻找食物,
鸡来哺育她的孩子。
啄啄庭院中捡拾虫蚁,不吃食物的鸣叫声悲。
彷徨徘徊很久不去,用翅膀来覆盖待狗回家。
啊董生,谁将与对手?
当时的人,夫妻互相虐待,兄弟为仇敌。
吃国君的俸禄,而令父母愁。
也仅仅是心,董先生没有和谁啊。
“谁将与俦”出自唐代韩愈的《嗟哉董生行》,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jiāng yǔ chó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