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赠别》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越声长苦有谁闻,
老向湘山与楚云。
海峤新辞永嘉守,
夷门重见信陵君。
田园松菊今迷路,
霄汉鸳鸿久绝群。
幸遇甘泉尚词赋,
不知何客荐雄文。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禹锡在回应令狐相公的赠别之辞。他表达了自己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禹锡的感慨和思考。他说自己的声音常常受苦,却没有人能真正听到他的心声。他形容自己一直在湘山和楚云之间奔波,意味着他长期在不同地方流浪,没有固定的归属。
诗中提到海峤,指的是永嘉守,表达了刘禹锡对于远离家乡、流亡他乡的无奈和辛酸。夷门指的是信陵君,他是一个历史人物,被刘禹锡用来象征友情的重逢。刘禹锡说他重逢了信陵君,暗示他再次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支持。
接下来,刘禹锡描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他说现在松树和菊花迷失了原来的路径,表示自己的思绪和心境也迷茫不定。他还说天空和汉宫中的鸳鸿久已不见,意味着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已经不再受到重视和赏识。
最后,他提到幸运地在甘泉(即官方的文学场合)遇到了欣赏他诗文的人,但他不知道是谁推荐了他的作品,表达了对于这份赏识的感激和迷惑。
整首诗词通过刘禹锡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于友情和文学价值的思考。他在流亡漂泊之中,感慨自己的声音被忽视,但也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的坚守和珍视。这首诗词充满了忧愁和无奈,但也透露出对于希望和温暖的渴望。
“夷门重见信陵君”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令狐相公赠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í mén zhòng jiàn xìn líng j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