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段生》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
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
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
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
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
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
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
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与他骨肉亲近的朋友分别的情景。诗人表达了与朋友亲密的关系,希望他们能长久相伴。然而,由于离开父母身边,诗人选择学习书法和诗歌,与朋友在道路上相互交流,互相讲论,互相启迪。这些文字的创作给予了彼此光荣和尊严。在困难和疾病的时候,他们相互扶持,给予彼此力量。尽管贫穷和低微的身份无法束缚他们,但今天他们却要分别。诗人要去秦城,而朋友留在汴水旁。离别之情如同飘散的丝线,随风飘荡。年幼时作为客人的诗人,他的举止不容易得体。然而,他们努力自我修养,常常如同彼此相见的时候一般,勉励自己不断进取。在送别的时候,他们相互登上山岗,再次拜别,并期待再次相聚的时刻。他们约定在新年再会,不要怨恨欢聚的时间晚迟。
赏析:
《别段生》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词。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与亲密朋友分别的场景,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再相聚的期盼。诗人通过对友情的描绘,展示了人情之间的真挚和温暖,以及在离别中的无奈和不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身修养和努力的追求,展示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在别离中常常产生的离愁别绪,同时也展示了友情和希望的力量。
“常如见我时”出自唐代张籍的《别段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rú jiàn wǒ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