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寓居》
名望昔日老懒故,甘愿离开官场途。
回归故土,安居于兰若。
簪组头上,不再华服装。
一根藜杖,代替车马行。
行走自由,身心舒畅痛快。
晨游南坞山,夜宿东庵处。
人世间千万事,无人真正关心。
中文译文:
曾经名望的名士变得懒散,愿意远离繁琐的官场。
回归故乡,安居在兰若。
不再打扮得华丽,只戴着简单的斗笠。
用一根藜杖代替车马,自由地行走。
心情畅快,身体舒泰。
清晨在南坞上游玩,夜晚在东庵下住宿。
人世间的千万事,没有人真正关心。
诗意和赏析:
《兰若寓居》是白居易写给自己的诗,讲述了他的退隐生活。诗中表达了他离开官场的愿望,回到故乡安居,过上宁静自由的生活。他不再追求名利,放下了世俗的束缚,换上简朴的衣服,用一根藜杖代替车马,享受着自由自在的行走。他在兰若(一种草本植物)寄居,清晨在南坞上游玩,夜晚在东庵下休息,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诗的最后表达了他的感受,他发现人世间的事情很多,但几乎没有人真正关心。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对虚名利离去的决心。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心情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在,给人以宁静淡泊的美感。
“寄居在兰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兰若寓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jū zài lán rě,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