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齐物二首》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青松和绿蕙的成长和状态,通过对长短、退进的描述,表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青松高大,象征着壮志豪情,是长者,不可退;绿蕙低矮,象征着谦虚谨慎,是短者,不可进。诗人从这个例子中推导出人生的道理,长短的不同带来了各自的价值,不存在无聊和沮丧。
接着诗人以椿花和竹为例,表达了竹独特的生命方式和价值。椿木长寿,可活八千春,但椿花的经历不过一宿。而竹摇曳生长,如一片孤竹,虽然只活三年,但在四季中都是绿色的。诗人认为虽然椿花可比拟竹,但竹的独特价值胜过椿花。
整首诗以植物的生长展示了生命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在不同的生命长度中所体现的独特价值。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思考,并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赞美。
“虽谢椿有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齐物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ī xiè chūn yǒu yú,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