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城北原作》
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
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
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
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
废兴相催迫,日月互居诸。
世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
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
诗词中文译文:
草木景色如此苍茫,秋天的声音也凄凉。
风吹起黄色的尘埃,夕阳驱赶着征车。
这个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国,封疆百里之外还有多少领土。
古今不匹配,都市没有固定的居处。
昔日的城邑,如今变成了丘墟。
昔日的坟田,现在变成了里闾。
兴衰相继,日月轮替之间。
世事变化,不留下任何风韵,又怎能知道它的开始。
千年之后的行人,怀古之意空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位于河北省大名县的冀州城的赞颂之作。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冀城北的自然景观以及城市的兴衰变迁来表达对时光流转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野色苍茫,秋声凄凉,给人一种荒凉寂寥的感觉。风吹起黄埃,夕阳驱赶征车,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们不断往前行进的意象。
接着诗人以冀城为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他提到冀城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的起源,封疆百里,意味着其辽阔的领土。然而,现在的冀城已经面目全非,昔日的繁华都市如今已经成为丘墟,昔日的人们的坟墓和农田也变成了普通的村庄。
诗的结尾诗人以怀古之意来总结整首诗。他认为兴衰相继、日月轮替,世事变化太快,人们很难看清事物的原始面目。千年之后的行人怀古,却只能空掷心中的思念和疑惑。
这首诗通过冀城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兴衰之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革,以及时光流转的无常。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展示诗人思辨的佳作。
“日月互居诸”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冀城北原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ì yuè hù jū zh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