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嘉陵夜有怀》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怀念和思念的情感。
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墙上的花朵被湿露打湿,春意渐浓。月亮升起时,照亮了床铺的一半阴影,诗人寂寞地独自躺在床上,没有说话,只有他自己能够了解他此夜的心情。
诗中的月亮既不明亮也不昏暗,显得朦朦胧胧,既不温暖也不寒冷,微风吹过也是缓慢而轻柔的。诗人独自躺在空床上,享受着宜人的天气。直到天明,尘世琐事才涌入他的心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细节,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思恋之情。在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思念着远方的人,体验着夜晚的美好,感受着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用简练而流畅的语言,诗人巧妙地将他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传递出一种深情和孤独的情绪。同时,诗人以平静与恬淡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于处事从容的态度,对于世俗琐事的超脱和淡泊。整首诗词以朴实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真实而深邃的内心世界,给读者带来一种深邃而微妙的思考与感悟。
“怜君独卧无言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嘉陵夜有怀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jūn dú wò wú yán yǔ,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