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谁能淮上静风波,
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
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
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军司马,
男儿官职未蹉跎。
诗意: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向李六景俭致贺的作品。李六景俭被任命为唐朝邓州行军司马,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祝贺和赞美。诗中呼吁有谁能够使淮河上的风浪平静,听说河东地区的局势也因此变得稳定。白居易认为,李六景俭不仅仅是一个擅长文词的官员,还能以谈笑的方式化解军事冲突。他相信,像泥土掩埋剑戟一样,战争的危害最终会消散,而像水中的蛟龙一样,李六景俭的才能会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得更加广泛。最后,白居易赞颂李六景俭年过四十仍然担任着绯红色军衔的职位,强调他作为男子汉,没有虚度光阴。
赏析:
这首诗以李六景俭的授职为契机,通过表达对他的祝贺和对其才能的赞美,展现了白居易对于官员应有的品质和责任的理解。诗中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
首先,诗人通过呼应淮河和河东两地的局势,表达了对李六景俭的赞美。淮河是指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地区,而河东是指河北地区,两地的风波和局势不稳定都是常见的问题。白居易希望有人能够使淮河平静,因为听说河东的情况也会因此而改善。这种呼应暗示了李六景俭能够在邓州行军司马的职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得两地的局势稳定下来。
其次,诗中运用了泥埋剑戟和水借蛟龙的比喻,表达了对战争和李六景俭才能的展望。泥埋剑戟意味着战争的危害最终会消散,而水借蛟龙则表示李六景俭的才能将在不同领域中得以充分展现。这种比喻既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也强调了李六景俭的综合才能和潜力。
最后,诗人对李六景俭的岁数和职位表示赞赏,强调他作为一个男子汉,没有虚度光阴,依然在四十岁时担任着绯红色军衔的职位。这种赞颂体现了对李六景俭坚定不移的事业追求和对他在官场上的成就的认可。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李六景俭的授职为背景,通过表达对他的祝贺和对其才能的赞美,展现了白居易对于官员应有的品质和责任的理解。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以及对李六景俭在不同领域中发展的期望。整首诗既流畅优美,又富有深意,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优秀的诗人的才华和思考力。
“四十著绯军司马”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shí zhe fēi jūn sī mǎ,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