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岁暮,年末将至,白居易坐在室内,感叹阴暗的时光迫使着他老去,他曾经健壮的身体和青春的容颜已经一去不复返。旧有的疾病因为年老而再次加重,新的忧愁则是由于长夜的来临而增多。他的精力消耗殆尽,因为他过于劳累,而没有成就什么伟大的事情,就像鹅默默地被烹煮了,他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在祸福之间寻找不到确切的归宿,不如先提起酒杯,享受眼前的快乐。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岁末时光的感慨和对自己年老衰弱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困顿和挫折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老去与衰弱与年轻与活力的对比,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主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困境时选择享受眼前的快乐,用酒杯来寻求短暂的安慰。
白居易的诗词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时光的思考,他以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触动人心。《岁暮》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发,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反思,呈现出一种深沉而感人的诗意。
“膏明自爇缘多事”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岁暮》,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míng zì ruò yuán duō sh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